- 多视角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延平 张真继主编
- 94字
- 2024-12-21 14:28:10
浅议我院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的建设
李义明,王德瑜
摘 要:随着工作坊在欧美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我院也创新性地将工作坊引入到了学生服务体系之中。本文对我院学生服务工作坊的特点、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我们将致力于把工作坊做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服务品牌项目,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关键词:学生服务;工作坊;品牌建设Abstract: With workshop widely used in various trad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e also innovatively introduce the workshop to the system of student service. By summarizing and exploring the features, results as well as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s of the workshop, we are committed to develop the workshop as a brand item of the Student Services System, so as to we can bring the students a much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Key words:Student Service; Workshop; Brand-building
工作坊与英文Workshop相对应,指以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由10~20名成员组成小团体并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之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由于其参与人数少,便于互动,参与者可以获得很多通过通常讲座无法获得的成长体验,因此工作坊逐渐成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它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各个地区,尤其广泛应用在欧美地区。
2008年年初,我院组建了学生服务中心,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我们力求创新工作模式,并首次尝试将工作坊引入学生服务中心体系。工作坊自举办以来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强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坊的实效性,并将其建设成我院学生服务中心体系的品牌项目,笔者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和总结。
1 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的简介
工作坊是我院学生服务中心的重要服务平台之一,旨在利用课外时间,针对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构建一个主题多样化的服务平台。我们希望以工作坊为载体,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来达到拓展学生思维及为学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目的。工作坊的运行模式是每周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个主题,并通过网络和班级干部告知广大学生,然后学生自主报名参加主题讨论。工作坊举办之初,考虑到我院各个年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及特点,我们为学生量身定制了2008年度的28项主题计划,其对象几乎涉及我院所有年级所有类别的学生,而其中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
截至2008年年末,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20期工作坊,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 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的特点
2.1 针对性特点
由于社会职能细分化的快速发展,思维最为活跃的学生主体的个性化需求也随之陡增。当这种迫切的个性化需求不能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解决时,工作坊的优势便凸现出来。工作坊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并从同学们的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主题,主题内容涉及同学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各个方面。例如,2008年我们陆续举办了以学习方法指导、学术研讨、情商培养、心理辅导、选课指导、职业规划、政策解读等为主题的工作坊,满足了广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2.2 自主性特点
工作坊不同于参与者只是被动接受的上课、讲座,它将互动与主体结合在一起,其参与者不仅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工作坊的主题,而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也可以主动接受活动内容,由此形成了和专业者的互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强制性要求学生参与其中的,在这样的参与前提下,所收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会打折扣。同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老师是单纯的授课者,同学们是单纯的听课者,同学们往往缺乏思考的空间,也不易形成和老师的互动。但是工作坊对此种状况有所改善,它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为参与者和专业者提供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平台。
2.3 体验性特点
这是由工作坊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工作坊的角色有三种——参与者、专业者和促成者。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专业者为核心的,由10~20名的小团体即参与者在该专业者的指导下,通过活动、讨论、短讲等多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凝聚共识,从而在体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提升。
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则是促成者——主持及协助工作坊的进行,或协助参与者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2.4 感悟性特点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和大容量的讲座,工作坊的参与者可以更为充分地融入到主题讨论当中,并可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特点,和专业者及其他参与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拓宽参与者视野。同时,工作坊也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强化感悟的平台。
2.5 发展性特点
工作坊活动面向的对象几乎涉及我院所有年级所有类别的学生,但又高度重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因此,在工作坊主题的选取上兼顾了大众性需求和特色化需求的原则,旨在为引导广大学生走上正确健康的发展道路,并促进学生的自我特色的发展。
3 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取得的成效
我院在成立学生服务中心时,特设思源东楼五层的学生服务中心会议室作为工作坊的活动室。工作坊活动室能容纳约20人,适合小范围的讨论。截至2008年年末,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20期工作坊,累计参加人次达到350余人次。主题内容涉猎广泛,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术研讨、情商培养、心理辅导、选课指导、职业规划、政策解读等内容。讨论对象有针对性,每一次工作坊都是针对特定的主体进行的。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工作坊取得了以下成效。
3.1 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后,都会普遍经历一段迷茫甚至盲目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应对较为陌生的大学学业,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的话,其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小到浪费美好的大学时光,大到耽误个人的发展前程,而这些则是身负“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最不愿看到的。基于此,我们在安排工作坊内容时,专门为低年级学生量身打造的活动占了较大比重,如如何进行自我时间管理、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英语学习方法指导、课程选择指导等。学生通过这些活动,科学地认识了大学学习,了解了大学的不同之处,更懂得了如何珍惜大学时光,从而也就能尽快地从高中阶段向大学过渡,并积极地融入到新的大学环境当中。
3.2 帮助学生走出生活中的困惑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大学生活本身也是一门深奥的学科,更需要他们去探索,去收获。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学生活方式,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他们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陷入无法解决的困惑之中。由于工作坊本身就具有针对性的特点和优势,所以我们就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些相关的主题活动——心理辅导、人际沟通技巧等。另外,由于工作坊不同于大型讲座,因而参加工作坊的学生大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当中,自我选择、有所舍取的参与形式,使得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得到启发,从而引导他们的大学生活向着长远正确的方向发展。
3.3 引导学生深刻剖析规则和政策
大学在很多学生心目中或许都是一座神圣的象牙塔,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必须帮助学生重新定义大学的概念。大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代名词,还是一个亚社会。在大学里,学生不是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还需要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其中就包括政策环境。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活也是如此,从学科竞赛规则到推荐免试研究生政策,从评优评先到学校学院大政方针,我们都尽量让学生了解得更充分,更透彻,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各种有效权益,也为他们的全面和长远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
3.4 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同学们的需求也越发呈现个性化、差异化,而传统的人数众多、针对广泛的讲座往往是从同学们的共性出发的,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因此,同学们往往在听完讲座后略知一二,但是当自己真正面对问题时又无所适从了。而工作坊恰恰能解决这个难题,由于工作坊的参与者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因此使得主讲人可以与每一位参与者进行针对性的探讨及针对性的辅导,如如何应对面试、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何进行性格突破等。这些主题工作坊从同学们的实际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同学们进行辅导,满足了同学们的个性化需求,也帮助同学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4 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
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和探索,虽然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坊中对其加以改进。
4.1 深入倾听学生内心的需求
同学们真正需要什么?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指导?什么方式最合适?怎样才能让同学们主动地完全参与其中,这是我们始终需要深度考虑的问题。
工作坊的出发点是找出学生面临的问题,最终归宿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换言之,学生才是工作坊存在的核心原因和意义,没有学生需求就没有工作坊存在的价值。所以倾听学生心声是关键,只有深入到学生群体当中,采取各种灵活方式,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才能确立有价值的主题,开展有意义的工作坊活动。
4.2 改进工作坊运行模式
工作坊的初衷在于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在经验丰富的专业者的带领下进行小范围的讨论。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坊活动中,由于一些主题比较大众化,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而导致工作坊的形式与一般讲座无异,参加工作坊的人数远远超过了达到最佳效果的人数限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作坊优势的完全发挥。因此,我们考虑调整工作坊的运行模式,对于同学关注度高的专题,我们将安排分次进行,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工作坊的作用,使其完全成为“参与式工作坊”。
4.3 强化工作坊的针对性
工作坊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主题性强、小范围讨论和有富有经验的主讲人。这些是大型讲座和课堂都无法比拟的,然而我们的工作坊活动在满足一大部分学生需求的同时,也相应地弱化了工作坊针对性强的优势。如何在解决大部分学生问题的同时,又能凸显工作坊针对性强的优势,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的计划是做一些主题性、前沿性比较强的选题,尽量把面向的对象缩小到一定范围,特别针对那些对学术研究有兴趣、有想法、有难题的同学,同时邀请相关的业界专业老师、学者做主讲人,指导相关学生进行专业性研究。借助工作坊这个集多种特色因素于一体的平台,以及我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过硬的基础设施资源,可以为那些有意向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性工作的学生创造环境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5 结束语
在我院学生服务中心工作坊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工作坊已经成为我院学生服务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我们真诚地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和改进,能更好地发挥工作坊的作用,并致力于将其建设成我院学生服务中心体系的品牌项目,为我院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周毅刚,袁粤. 工作坊——实现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一种有效易行模式[A]. 考察与研究,2006(6):55-59.
[2] 中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委员会. 做好大学生服务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8(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