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目前,电子政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追求的目标和关注的焦点。在我们走进电子政务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的含义
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推进和相关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不同的视角,人们对电子政务形成了多元化认识。
1.对电子政务的不同视角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电子政务产生了不同的认识。
1)侧重从技术角度认识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基于互联网络、符合互联网经济的特征且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互联网公开政务、发布信息,开展网上办公和网上监管。
2)侧重从改革政务活动工作方式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对传统政务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和改善,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3)侧重从管理和服务集成的角度认识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及部门之间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
2.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人们都在使用着与电子政务相关度很高的概念或者提法,如“电子政府”、“数字政府”、“政府上网”,“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办公信息系统”等,它们与电子政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电子政府”、“数字政府”
“电子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 E-government 或 E-gov)、“数字政府”(Digital Government)与“电子政务”一词最容易混淆,甚至被等同。实际上,这涉及外来语的“中国化”以及基于不同国情的定位问题。很多人将英文的E-Government译为“电子政府”(将Government视为名词),也有人认为E-Government就是指“电子政务”(将Government 视为动词)。目前,在中国得到更多认可的是“电子政务”的提法,并且得到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首肯。国务院2002年提出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之一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国办发[2002]16号文件)。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明确提出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我国认可“电子政务”提法的原因如下:
(1)在我国的体制中,党、政府、人大和政协四套班子都是从事政务工作的,只是分工不同。如果称为“电子政府”,势必要另行定义或说明,此“政府”是广义的意义上使用,应包括党、政府、人大、政协等。称为电子政务就没有混淆的问题了。
(2)在英文中,名词可以用做动词,E-gov可以理解为政府工作的电子化、网络化。但是在中文中,“政府”这个名词不能做动词用,对于非专业人士,特别是对大众,很容易误会是否成立了一个“电子政府”的新机构。
(3)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许多方面有着共同点。E-Business、E-Commerce已经统一翻译成电子商务并已被大众广泛接受,E-gov翻译成电子政务具有对应性,好记好用。
(4)电子政务可理解为 E-gov 的翻译,因此,从中文翻译为英文时,仍可翻译为E-gov,不会造成国际交流时的理解障碍。
此外,无论称为“电子政府”还是称为“数字政府”,包括国外有时使用的“政府在线”(Government on Line)一词,通常被理解为利用网络技术构建一个区别于传统的实体政府机构的网上“虚拟政府”,通过网络搭桥,政府得以为民众提供打破时空界限、部门界限的高效服务。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有所不同的是,由于国外的 E-gov 的基础较好,已完成了内部事务电子化甚至网络化的进程,所以提及E-gov时,更侧重于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对公众而言,好似打交道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政府”(尽管存在于虚拟的计算机空间)。难怪翻译、理解时,常将E-gov形象化地称为“电子政府”。但对我国而言,完整的电子政务概念则包含了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互性沟通,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2)“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办公信息系统”
“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季斯曼教授从提高数据处理效能的角度将OA界定为:“所谓办公自动化就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难以处理、数据量庞大且结构不明确的包括非数值型信息的办公事务上的一项综合技术”。之后,有人建议“为了充分反映信息社会和网络环境下现代办公自动化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对办公自动化的需求,建议将‘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改为‘办公信息系统’(Office Information System,OIS)”。“办公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空间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提高专项和综合业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水平效果为目的的综合性人机信息系统”。总体来说,“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办公信息系统”更加注重的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服务以及辅助决策的功能。
3.电子政务的实质
考察各主要国家电子政务(E-governance,E-government,E-govern,E-gov)的发展,我们发现电子政务确实与 OA 有着密切的关联。究其实质,电子政务并不是对 OA(包括OIS)的否定和替代。电子政务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高效的OA平台,但电子政务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站在政府的角度,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与OA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办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基础,电子政务是对办公自动化的革命性发展。也可以说,电子政务是网络时代更广义上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并拓展为“面向社会的政府全方位办公自动化”。
谈及网络,有人认为政府机关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或在因特网上建立站点,便意味着实现了电子政务;也有人将“政府上网”等同于“电子政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1999 年我国启动的“政府上网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推动各级政府开通网站,架起政府与公众的桥梁,在开展政府形象建设的同时,逐步开展网上申报、审批等项工作,推动政务公开的民主化进程和政府机关的信息化进程。虽然“政府上网”在一些机关流于形式,仅限于将机构名称、职能“贴”在了网上,但毕竟迈开了政府机关借助于因特网门户向公众敞开大门的关键一步。“政府上网”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内涵。政府上网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开通政府网站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而完整意义上的电子政务还包括政府机关内部以及各机关之间、机关与社会之间更广阔的运作范畴,意味着政府在网络环境中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型的工作模式,实时互动,高效地行使职能、履行职责。
那么,应当如何认识“电子政务”呢?
首先,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政务”一词的含义有二:一是指“关于政治方面的事务”;二是指“国家的管理工作”。“电子政务”中的“政务”当然更加侧重于后者的含义。
其次,对“电子政务”一词而言,从字面上看,通常被“直观”地理解为政府机构借助电子化手段、网络技术开展国家的管理工作。确切地说,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全方位行使管理职能、开展政务活动。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全面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
(1)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在我国,政府机关从广义上理解涵盖了所有国家机构和部门,如党的机关、国家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等,也就是说,广义上的电子政务既包括国家各级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也包括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国家各级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开展和事务的处理;而从狭义上理解的政府机关通常专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国家各级行政机关。本书对电子政务主体的定位是前者。
(2)电子政务的范畴涵盖政府机关内、外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电子政务不同于早期的“办公自动化”概念,“办公自动化”注重的是政府机关内部的管理;反之,真正的电子政务也不仅仅是指政府机关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也不宜将“电子政务”视为政府“公开信息”、“对外服务”的“专用”术语或同义词。从实质上来看,电子政务是上述两个领域的集成。电子政务要求在提高政府机关内部管理绩效的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和网络平台,全方位、高效地开展政府机关自身以及面向社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3)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电子政务的实现离不开网络平台,离不开电子化手段,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及相关软硬件技术发展提供的基本条件,但电子化的技术只是辅助手段而非“主角”。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是管理,是服务。从根本上说,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意味着政府要突破传统的理念、职能及控制、运作模式,促进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并与国际接轨;意味着政府机关将打破“金字塔”式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打破机构、部门之间以及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障碍,改造传统、落后的办事方式。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事务或政府内部的电子化,更重要的是借助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实现政府可公开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使得公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和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