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战略研究
- 马忠玉
- 3174字
- 2020-08-26 17:15:30
4.宁夏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已有对策措施及成效
面对气候变暖、干旱加剧、黄河缺水的趋势,自治区政府按照“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科学决策,扬优成势”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适应性方针、政策和规划,完善了《宁夏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及执行机制,将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和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上升为政府战略。各地形成共识,强化措施,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力推动适应性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的落实,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4.1 积极推动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明确了“引黄灌区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南部山区压夏增秋,加大抗旱、节水、特色农作物种植力度”的指导方针;2003年,又出台了《关于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首次提出了加快建设节水型灌区,积极发展避灾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明确优先发展枸杞、瓜菜、奶牛、清真牛羊肉、马铃薯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粮食、牧草、红枣、葡萄、淡水鱼、中药材六大区域优势产业。近10年多来,宁夏农业打破了“以粮为纲”的单一局面,取得了结构优化、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农民增收的阶段性成效。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5元,比上年增长15.5%,连续三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调减小麦、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玉米、马铃薯和秋杂粮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的前提下,2010年粮食总产达到356.5万吨,较“十一五”末净增50万吨,连续七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560公斤,居全国前列。初步建成了以中宁县为主体的70万亩枸杞产业带,以银川—吴忠为核心区的40万头奶牛产业带,黄河金岸65万亩淡水鱼产业带和80万亩苹果产业带,中部干旱带85万亩红枣产业带和60万亩甘草产业带,环香山100万亩硒砂瓜产业带,环六盘山40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中南部山区600万亩牧草产业带、贺兰山东麓40万亩酿酒葡萄产业带,全区200万头肉牛和1300万只肉羊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十二五”期间,枸杞、苹果、甘草、淡水鱼都将突破100万亩,奶牛、肉牛、肉羊分别达到80万头、250万头和1600万只,红枣、牧草产业将分别达到145万亩和800万亩。
4.2 适应气候变化革新耕作制度,大力推行“冬麦北移,两茬平作”耕作制
自治区政府充分利用气候变暖的有利条件,引导和鼓励农民革新传统耕作制度,在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冬麦北移,实行“两茬平作”耕作制,将冬麦种植区域由南部山区推广至北部引黄灌区,冬麦收割后再种一季饲料玉米,使引黄灌区农作物种植由一季变两季,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生物量,满足了银川—吴忠奶牛带对青贮饲料的需求。2010年,引黄灌区冬麦种植已达60万亩,计划到2015年银川—吴忠一线形成“80万亩冬麦—80万亩青贮玉米—80万头优质奶牛—200万吨乳制品加工”高效循环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4.3 适应气候变化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种草养畜,启动草原生态补偿试点
针对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自治区政府于2002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中部干旱带生态建设及种草养畜业发展的意见》,召开了第一次生态建设工作会议,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执行机制,2003年5月1日率先在全国实行全省境内的封山禁牧。当年,380万只放牧羊全部下山实行舍饲圈养,3240万亩天然草原承包到农户。8年来,有近100万亩流动、半流动沙丘变成了固定沙丘,500万亩已垦草原实行了退耕还草,近3000万亩天然草原进行了围栏封育,新增多年生人工草地500多万亩,种草养畜和秸秆加工调制利用新增牲畜存栏800万个“羊单位”。有关部门在盐池县的测定表明,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69.8%,沙尘天气由封山禁牧前三年的平均12.3次减少到后五年的平均3.6次,减少了8.7次之多,取得了山绿、沙退、草茂、畜壮、人富的生态经济效益。
4.4 加快节水型灌区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农业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
针对气候变暖、降水和黄河来水减少的形势,自治区率先在全国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理念,并进而启动了节水型灌区建设工程。引黄灌区主要解决骨干灌排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总干渠、干渠、支渠节水(砌护)改造,银北灌区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末级渠系清淤取直和节水(砌护)改造;完善贺兰山东麓防洪与洪水资源化工程体系,进一步解决灌区存在的排水难、排洪难、灌水难和生态改善难的问题,实现不同来水条件下保障灌溉,满足不同时期地下水位控制要求,增强灌区的自我调控能力。扬黄灌区主要解决泵站、水闸、管道、渠系更新改造,完善提升防洪体系和防洪标准,健全沟排等排灌体系,实现可灌、可排、可调、可节。南部山区库井灌区主要是新建和改造一批扬水泵站,新建一批以塘坝、水窖、土园井、小型扬水站、机井等为主的小型水源工程,进一步提高供水、节水能力和扩大灌溉面积。2010年,支斗渠砌护率达到80%以上,农渠砌护率达到35%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8提高到0.43。与此同时,自治区还在引黄灌区大力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水稻节水控灌、免耕种植等节水农业技术,2010年水稻节水控灌面积和旱育稀植面积均推广到70万亩。节水型灌区建设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了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而且每年节约农业用水8亿方,在不增加黄河取水量的条件下满足了工业用水的增长需求。
4.5 大力发展“一优三高”设施农业,从根本上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设施农业是品种优良、科技高新、收益高效、市场高端的“一优三高”农业,是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从根本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7年自治区政府做出决定,到2011年全区设施农业发展100万亩。4年来,各地按照自治区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强化培训,开拓市场,到2010年全区设施农业面积突破100万亩,提前一年完成规划任务。设施农业亩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最高达到8万元,是传统农业的10~50倍,并打开了香港及中亚各国的市场,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自治区进而决定,“十二五”期间新增60万亩,到2015年全区设施农业达到160万亩,其中供港蔬菜基地达到20万亩,建成六个10万亩设施农业大县和50个万亩设施农业园区。
在设施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工作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引进和示范推广了一大批温带、中温带甚至热带农作物新品种,大力丰富宁夏瓜、果、蔬菜的品种品质结构,满足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4.6 变农业区划“两分法”为“三分法”,大力发展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
为适应气候变化,自治区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区情和资源禀赋转化规律的认识,将农业区划由过去的“两分法”即引黄灌区和南部山区,转变为“三分法”即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山区,提出了建设“三大农业示范区”(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和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特别是加强了对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科学指导,近年来在年降水量只有100多毫米、蒸发量高达2700多毫米的沙坡头区香山地区,建成了100万亩压砂(覆膜)西(甜)瓜产业带,使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多元,许多瓜农“洗脚进城”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只是在种瓜摘瓜时节开着小车到田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生存史上的奇迹。
此外,为适应气候变化引起秋季降雨相对集中的情况,按照旱作节水农业的理念,自治区大力推广秋季覆膜保墒、坐水点种、积雨窖灌、膜下滴灌、膜侧栽培、垄沟栽培等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建设积雨场、贮水窖和人畜饮水工程,充分利用好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2010年,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旱作节水农业面积已达120万亩,初步建成了环香山100万亩硒砂瓜、环六盘山600万亩马铃薯、中南部山区600万亩牧草、中部干旱带85万亩红枣和60万亩甘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带。
气候变暖,是一个渐渐加剧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农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将更加深刻。宁夏将继续本着“积极应对,趋利避害,扬优成势,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积极应对气候变暖,采取科学的适应和减缓措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