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导论

第一节 职业的特点与分类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明白职业的特点与分类。

2.了解新经济时代就业的发展变化情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明确什么是就业竞争力,懂得科学规划职业人生、铸造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导入案例:

在计划经济时代,职业生涯问题决不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国家就业政策是“统包统配”。一个人一旦被安置就业,就等于与用人单位签订了“生死合同”,“从一而终”成了中国人典型的职业生存状态。每个人在某个单位里面一干就是一生。人们对自己的期望也是强调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中国的员工流动率可能是世界上比例最低的,在当时人们的话语中,基本上没有“择业”、“下岗”、“失业”等词汇。曾几何时,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像是在突然之间中国人遭遇了自主择业、竞聘上岗、下岗裁员、跳槽失业等一系列陌生的现象,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人平均一生要变换14次工作,平均一生要换四种职业;一个英国人一生平均差不多有12次工作变动;一个澳大利亚人平均一生要换5次工作。每次工作变动,必然需要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提高。而现在,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工作一次,一生中至少要换7次工作。另据统计,营销、房地产、广告等行业跳槽现象非常普遍,其中广告行业的人才流失率约为10%,大约每人平均一年跳槽1次;营销和保险行业最高,每年达到了30%;房地产大约在10%至20%之间。雇员和组织的关系更多变成了利益交换关系,长期安全的承诺让位于自己对自己负责,组织保障变成了自我保障,所以个人需要更多的自我职业生涯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不得不裁员,这一严酷的事实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稳定的长期雇佣关系。企业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自己的那个“家”了。既然组织无法承诺员工终身就业,员工也不必“从一而终”,跳槽变得日益频繁。由传统的“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竞聘上岗”,唤起了人们对职业目标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责任感。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工作和理论随之应运而生,日益成为人们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重要辅助。

一、职业的内涵

职业是指人们为维持在经济上的生计,而在社会中承担某一分工角色,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价值而发挥个性才能的一种持续性的活动方式。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职责,还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反映。职业的产生虽然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出现,但却是人类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产业分工是职业产生和划分的基础和根据。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在多种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职业也不断变化和发展。

二、职业的特点

职业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根本上说,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的本质不在于职业所要求的技术,而在于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技术,但仅仅依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从事职业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其他社会生活能力。对于个人而言,职业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职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渠道,还是人们从事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舞台。现代工商业生产与服务把各种职业有机地统合在一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强化了各种职业之间的联系,更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1.职业的经济性

所谓职业的经济性,是指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并因此获得经济收入,而这个收入必须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这个收入还必须是稳定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如一名医生偶尔发表一篇文学作品并得到了稿酬,这样的文学创作活动并不是其职业活动。医生的职业是给病人治病,并因此获得劳动报酬。

2.职业的连续性

所谓职业的连续性,是指人们所从事的劳动相对来说必须是稳定的,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某种活动,并且获得收入或报酬,这样的活动才能称之为职业活动。职业的连续性在高级职位的考核中非常重要,不停地跨行业跳槽不一定是好事,除非你决心做老板,让自己成为统揽全局的多面手。

美国《职业评价年鉴》的最新版显示,根据美国劳工部、商贸集团和调查人员的电话采访等资料,将250种职业依据工资、工作强度、对身体健康的要求程度、升迁机会、工作环境和职业的稳定性等六项指标进行排序,很多在他人眼中令人羡慕的高社会地位高薪职业,例如总统、NBA球员、赛车手等的排位反而十分靠后,例如美国总统的职位只被排在第167名,这是因为这些职业在职业稳定性排名顺序上均处于末尾位置。美国人认为最好的前五个职业是金融投资顾问、网站经理、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保险公司高级雇员和计算机程序员。

3.职业的社会性

因为职业是个人在社会劳动体系中从事的一种活动,所以职业活动的过程也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要体现社会功能,即一定的职业对社会的作用,它由责任、权力、义务体现出来。二是要体现社会报酬,即任职者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和发展前景等。三是要体现职业声望。据媒体报道,2002年7至8月,中国社科院在全国63个城市对2599名16岁以上城市居民进行了关于职业声望的抽样问卷调查,在69个职业选项中,我国城市居民最愿做的职业的前10位依次是市长、政府部长、大学教授、电脑网络工程师、法官、检察官、律师、高科技企业工程师、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自然科学家;列在后3位的是个体户雇工、保姆、建筑业民工。由此来看,政治权威、科学知识、复杂的职业技能、有较高收入和具有时代象征的产业是我国城市居民在进行职业评价时所看重的。与知识和高新技术紧密联系的智能型职业,开始领导中国职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新潮流。市场适应力强的职业越来越被人们所看中,但传统供职惯性的影响仍然很深,权力部门和有稳定保障的职业仍受青睐。

4.职业的规范性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特定的职业规范,这主要包括人们在就业活动中应遵守的各种操作规则及办事章程。这些职业规范或以法律、法规,或以组织章程和有关公约、守则的方式体现出来,或只是一些约定俗成的非正式的规范。无论职业规范以什么方式体现,也不管不同职业的就业者主要遵从哪一类职业规范,任何职业活动都有行为准则可循。职业活动总要受一定职业规范的约束。

5.职业的知识性和技术性

从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从事职业活动的就业者,需要具备特殊的知识和技术,这种特殊的知识和技术,并不是指一定要通过什么学校、培训班等才可能获得的知识和技术,而是指从事某种具体的职业的就业者必须掌握或具备的特定的知识和技术。有些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比较容易掌握,有些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术不易掌握,因此,有的职业活动的知识和技术必须在特定的学校、培训机构获得,有的却可以在家庭、在就业实践中获得,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职业要求劳动者具备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会越来越高。

6.职业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同一类别的职业,其劳动条件、工作对象、操作内容等都相近或相同,这就是职业的统一性。由于统一性的存在,才会出现行业规范、行业语言、行业协会等,但也会出现行业垄断。而不同职业类别之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正如俗语所说,“隔行如隔山”。古代的“三百六十行”发展到今天已有上万种职业。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分工的细化,职业的差异还将继续扩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为使我们广大毕业生能切合实际地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选择职业,我们有必要了解现代职业的分类。

三、职业的分类

职业的分类是根据职业具备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和群体性的特征,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对社会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与归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中众多的职业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就业者付出劳动的性质,可以将职业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按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式较为普遍,以国际职业分类标准把职业由粗而细分为4个层次,共包括8个大类、83个小类、248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其中8个大类分别为: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销售工作者;服务工作者;农业、牧业和林业工作者、渔民和猎人;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使用的职业分类是1999年年初通过审定,1999年5月正式颁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我国现有的职业结构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职业)。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小知识: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目前人们俗称的“三十六行”,始于徐珂《清稗类钞·农商类》中的:“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七十二行,十之则三百六十行。”可见三十六行只是虚指数,实非具体数字。

三十六行分别指: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

除去起延续功能的“其他”职业,实际职业总量为1496个。其中,除未分类的“军人”以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外,职业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运输人员及有关人员”,共计1119个职业,占实际职业总量的74.8%;职业数量最少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计25个职业,占实际职业总量的1.67%。

从我国现有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具有三个突出特点。第一,技术型与技能型职业占主导。占实际职业总量74.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人员及有关人员”大类,这一大类的职业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广义的第三产业的职业仅占实际职业总量的10%左右。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过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足实际职业总量的3%,即使考虑到受保密因素等影响,这一比例仍然很低。

职业结构的现状客观反映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正经历由低水准向高水准的过渡,产业结构的变化正由第一产业占优势的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比重演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转化,制造初级产品产业占优势的比重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的比重发展。

由于层出不穷的新职业正不断刷新着职业的数量和种类,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2004年8月正式建立起新职业定期、按季度发布制度以来,至2007年4月25日,我国共发布9批共96个新职业,使职业总数达到1989个。

第二节 新经济时代的就业

一、就业新解

所谓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劳动愿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根据国际劳工统计会议规定的通用标准,凡是在规定的年龄之上,系下列情形的就算就业人员:

(1)正在工作的人。指在规定的时期内,正在从事有报酬或收入劳动的工作人员。

(2)有职业但临时没有工作的人。例如,由于疾病、事故、休假、旷工、劳动争议或因气候不良以及单位因各种原因临时停工的人员。

(3)雇主和自营业人员。

按照我国的就业政策,就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1)就业者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可以从事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工作。即只要年满十六周岁,无精神和智力障碍的公民都可以从事劳动就业。

(2)收入条件。即劳动者就业必须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如果没有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就不称其为就业。

(3)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的标准工时制度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小时。

因此,只要是劳动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实现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事社会劳动,无论其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还是在集体、个体、私营单位参加劳动,还是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都可以称之为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发展变化

我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大学毕业生一直都是由国家实行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体制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随之产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就业流向等都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1.大学毕业生就业体制转换

就业体制的变革从根本上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与内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招统配”逐步过渡到在一定的范围和条件下“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并正向“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毕业生就业制度目标推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变化

市场经济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通过利润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这对国内的就业形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更多的国外知名企业陆续进入,为中国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适应加入WTO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我国的就业形势也带来了不利因素,人力资源供求关系随着市场变化具有多变性,用人单位对外语类等涉外专业、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大,但一些传统专业,如历史学及考古专业、基础教育学、物理学、社会学却很少有人问津,就业形势颇为严峻。

由于高校的连年扩招,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近几年来增长幅度较大,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已经增长到了559万人。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增幅不大,大学生就业人数在短期内的迅速增长会给毕业生就业市场带来压力,使大学生劳动力在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相对的供大于求。

3.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转变

(1)单位流向的变化。

我国1978年重新恢复高考,在传统的就业制度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三个: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机关本身需要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再大量接收大学生,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编制的问题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事业单位改制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压缩编制,限制各事业单位进人的名额。与此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体制原因,经济效益普遍不佳,其本身沉积着大量的冗员,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每年需向社会排放相当数量的富余人员,这种情况下,更不可能再去大量接受大学生。与传统就业渠道吸收毕业生减少的趋势相对应的是我国非国有企业单位每年大量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

(2)地域流向的变化。

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东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比中西部地区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其经济水平也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大量的毕业生涌入这些地区,使这些地区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导致这些地区毕业生择业相对困难。中西部地区由于每年毕业生流入人数有限,造成大量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多急需大学生的岗位空缺。

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城市明显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倾斜。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杭州、天津、武汉、西安、沈阳、青岛、厦门、大连、成都,这些大城市尤其是省会级以上的城市,作为全国或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环境条件优越、信息灵通,提供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多,就业质量也往往相对中小城市及偏远地区高。而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等经济欠发达、条件艰苦地区,虽对毕业生的需求较大,却难以吸引大学毕业生。

三、如何正确对待就业

能力提高固然是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就业时的心理也是特别重要的。例如在面试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就业成功的一个桥梁。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学生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这是必然的。就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绝大部分的人遇到挫折是必然的。要以成熟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去吸取教训和经验。

1.消除浮躁波动情绪,构建良好心境

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大学生就业情绪出现浮躁和波动,是心理成长期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倘若情绪长期波动并郁闷在心中,就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就业情绪来自良好的心理,良好的心理来自良好的心境。因此,大学生应正视现实,适当调节就业情绪,端正就业目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育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克服就业情绪的浮躁和波动,保持愉快心境和良好情绪,从而在就业中掌握主动。

2.消除人际交往恐惧,培养和谐心态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合群心理需求,人际交往易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态,保持身心健康。然而,自我感觉良好是当代大学生的鲜明特点。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部分大学生还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面对就业,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有诸多不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应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逐步形成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态,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更为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3.消除急功近利心态,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大学生就业和成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由于大学生年轻,在心理上往往急于求成。一旦在就业中遇到挫折,又易意志消沉,一落千丈。其实,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宁静方能致远。大学生的学习困难、人际摩擦以及爱情失意和就业艰辛,都可能带来心理挫折感。倘若对就业挫折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始终保持平和的就业心理,就能自如地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

4.了解政策“行情”

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入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主择业”,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而是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政策,不把握这方面的“行情”,势必要在就业中碰钉子。各地方政府为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流向,对高层次的外地毕业生、下基层的当地毕业生都要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地专科毕业生大都要有一些政策限制。掌握这方面的“行情”,同学们在择业时可少走一些弯路。

5.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择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首先要从收集需求信息入手,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信息越可靠、翔实,越有利于你的取舍。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眼,从主观来讲,要考虑自身条件适合哪些单位,比如你所在的学校的专业适合哪些单位?你所学的专业适合哪类工作?你在年级的综合排名怎样?你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你在就业竞争中实力(如专业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工作经验、科研或创作成果等)如何?从客观来讲,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经营状态、发展前景、人才机构、需求情况等,都是筛选时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你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择业方向。

6.学会“包装”自己

大学生进入市场“推销自己”,仅靠学校的牌子和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先“包装”自己。包装不是伪装,不是在撰写自荐材料时弄虚作假、无中生有,而是要在应聘时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突出自己的某些优势,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由于用人单位的性质不同,每个岗位用人的标准不同,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在“包装”自己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策略,应该根据需求方的“胃口”进行有的放矢、扬长避短的“包装”。不少大学生在印刷自荐材料时,往往用一套同一格式、内容的复印件四处散发,这种碰运气式的求职往往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

7.掌握应聘技巧

应聘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已被众多的求职者所认同。诸如应聘时如何包装,初次应聘怎样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与对方交谈,面视时如何应对,面试、笔试通常会考哪些内容等等,其中都有很多学问和技巧。如果你忽视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必然会在竞争中吃大亏。

第三节 职业人生规划与就业竞争力

一、职业理想的含义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达到何种成就及发展目标的想象和设计,是人生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职业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并通过一定具体事业的成就来实现。

要正确理解职业理想的含义,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1)职业理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及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职业的差别和人们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而产生对职业需要的想法和设计,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是社会职业存在和职业形态的具体反映。社会分工、职业发展演化是职业理想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2)职业理想是人们特有的对自己生活的规划。虽然职业生活占据人生的绝大部分,而且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都是通过职业活动来实现的,但人并不是被动地通过职业活动来满足生存需要,而是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把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作为实践对象,并设定追求和奋斗的目标。

(3)职业理想是以客观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职业理想并非凭空臆想,而是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是社会客观条件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反映人们对职业愿望和需求的有形化的构想。

(4)职业理想同奋斗目标相联系,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现实的向往和追求。

二、职业生涯规划

1.职业生涯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经历的所有职业和与职业相关的活动或行为以及对待职业的心理需求、人生价值观念等连续性的职业经历的过程。

职业生涯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职业生涯表示的仅仅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全部工作的过程,不包含成长进步的速度,更没有好坏、成功与失败之分。第二,职业生涯由行为活动与态度、价值两个方面组成。要充分了解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必须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理解:表示职业生涯客观特征的概念是“外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工作时期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表现的各种举止行为的连续体;“内职业生涯”则表示职业生涯的主观特征,涉及一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气质、能力、发展取向等。第三,职业生涯还要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要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第四,职业生涯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仅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经历,而是包括人的一生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持续经历。

2.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或者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订有关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从1995年人事部人才信息开发研究室主任罗双平出版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职业生涯理论的专著起,我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仅十几年时间,最初是在企业中进行尝试和实践,现在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已经着手引进职业生涯规划的先进理念和操作方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训练,对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不仅能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个人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职业生涯规划是提升成功机会的砝码。

顾名思义,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计划性和指向性。因为有了完整的规划和明确的目的,就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而且有利于正确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而降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撞大运”现象的发生几率。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的这种计划性与目的性能够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树立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职业目标;有利于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成功就业增加成功的砝码。

(2)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

一个人的价值如果不能被作为价值主体的他人或社会接受时便是潜在的价值,而当这种价值为他人或社会接受时便是现实的价值。大学生的价值亦是如此。大学生的价值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的过程是要通过各种条件才能得以实现的,而成功就业就是大学生的价值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桥梁。如前所述,由于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重要的砝码,是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关键,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价值实现的前提。

(3)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到处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学生就业、择业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竞争,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清晰的职业认知和明确的职业选择目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效果也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三、就业竞争力

1.竞争力与能力

竞争力与能力是一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竞争力的英文单词是competitiveness,源于竞争competent,有“胜任”的意思。而能力capabilities源于capable,指具有的某种能力。在管理研究的领域中,著名的管理学家乔治·斯道克等认为,竞争力和能力代表了两种不同但相互补充的公司战略的新范式,前者强调价值链上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后者涵义更为广泛,涵盖了整个价值链。

竞争力与能力的联系之处在于:第一,能力有类型、水平之别,而竞争力则是其中一种超常的、高级能力。例如,具有阅读理解能力是获得书面信息的基本条件,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但仅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不能保证在学生考试中通过乃至获得高分。要通过考试或获得高分,必须具有更高级的能力,必须有过人之处,即具备竞争力。对于组织而言,能力是组织在某领域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是进入竞争舞台的门票;而竞争力则是该组织在竞争舞台上脱颖而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第二,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其他有关能力。假如学生不具有一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根本谈不上拥有竞争力。第三,其他能力的发展会促进竞争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为竞争能力是在许多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当这些能力发生变化时,都会导致竞争能力的一系列变化:弱化、更新、更强大。

2.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适合职位要求,战胜竞争对手,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构成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就业技能、心理素质、气质修养等。

根据各种要素对学生就业时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归结为三个方面,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

(1)就业核心竞争力。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一个学生在就业中能否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业,取决于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学生的知识技能是原动力;关键能力是潜在力;成就能力是外显力。如果大学生在这三个层面都具有独特性,那么就可以说,该大学生具有了就业核心竞争力。

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能系统地、综合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具备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除适应期短外,适应面也较宽,不仅能适应个别岗位的工作,而且适应相关岗位群的工作。在方法能力方面,大学生要掌握并具有自我学习、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在社会能力方面,要求大学生有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2)就业基础竞争力。

就业基础竞争力是指大学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身心素质以及从中延伸出的其他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它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

(3)就业环境竞争力。

就业环境竞争力是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系列外部因素,它是催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条件。

①学校。毕业学校是构成毕业生环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学校的层次、历史和知名度,以及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重点院校的师资力量强、设备条件好、教学质量高,学校历史长,在社会的知名度高,更关键的是这些学校的往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已经积淀下了深厚的底蕴。因而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比同类专业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更有竞争力,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状况下,高校的品牌效应就越能发挥其竞争优势。此外,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也是影响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一般地讲,长线专业的竞争力比较差,短线专业的竞争力比较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供求规律。

②家庭。目前我国公平、公正、合理的人事制度还不健全,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明显作用。许多用人单位在用人过程中,“地域差异”、“照顾关系”、“提供方便”等现象依然存在。为此,这需要我国尽快建立起公平、公正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有序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③社会条件。不同类型的高校之间,用人单位明显倾向于重点院校的学生。同时,“社会人观念”不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如性别歧视、学校差异等,而且还会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性质而异。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所学专业、学历层次、生源等都会有一定的要求,甚至还会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除社会用人观念等软条件的作用,“就业政策”等硬性的外部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大城市在接纳大学毕业生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进人指标、户口指标等因素的限制。此外,国家一些导向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也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铸造就业竞争力

1.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毕业后寻找到合适的职业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地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要求和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是要切实地将自身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与社会发展对职业的需求现实相结合。

(2)适时性原则。

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都应有时间和顺序上的妥善安排。

(3)适应性原则。

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牵涉到多种可变因素,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有弹性,以增强其适应性。

2.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对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科学的环境分析基础之上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水平,对自己向往的职业却缺乏客观的认识,同时对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只是将目光瞄准大城市、国有企业、政府机关等福利高、待遇好、地位高的单位,在就业取向上对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农村没有兴趣。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信息主要是来源于互联网或者是就业指导教师,没有切身深入到社会中,从而导致当前大学生整体缺乏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关注与了解,不了解相关的职业需求,在职业选择上普遍具有盲目性。

(1)根据个人特质规划职业生涯。

为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要扬长避短,要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一个人对一份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有高度的工作热情,积极地投身到工作当中,在工作中往往就容易做出成绩。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兴趣,那么他就不可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往往也就很难取得工作上的成功。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感兴趣时,即便工作本身可能是枯燥无味的,他也会感到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众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的职业兴趣与成功概率是成正比的。兴趣越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大学生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务必正确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等特征,重视自己的兴趣,择己所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了解职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行业应运而生,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在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要把社会需求作为规划职业生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之余,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质,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到企业、事业单位中,与用人单位面对面,有利于大学生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对社会职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能够在初步考察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职业选择路线,设定比较科学的职业目标,并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分解职业生涯规划目标。

分解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就是将目标清晰化、具体化的过程,是将目标量化成可操作的方案的有效手段。

分解的具体方法是将人生目标分解为若干个长期目标,每一个长期目标都有一个具体的目的,然后再将每一个长期目标分解成各个中期目标,最后将中期目标分解成短期目标。每一种目标的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如下:

①长期目标:一般指时间为5年以上的目标。通常是不具体,比较模糊的,指明职业生涯发展的大致方向,可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长期目标是根据社会的需求做出的选择,有可能被实现,但是实现的时间不能确定。长期目标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个人职业的发展和奋斗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②中期目标:一般指时间在3~5年之间的目标。相对于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要更加具体一些。基本与长期目标保持一致;要求制订者根据自己的意向和组织的要求来制订中期目标。由于中期目标相对长期目标时间要求短,因此,合适的中期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同时也能增强自己的成就感。

③短期目标:一般指时间在1~2年内的目标,是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具体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短期目标更加明确、具体,明确规定了目标实现的时间和操作步骤。对于制订目标者来说,短期目标应该稍稍提高一点,不能太容易达到,一般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

对大学生来说,制订中期目标也就是在大学毕业后的目标,对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将目标分解时应将其具体到某个学期该完成什么内容,或者某个学期中的某一周该完成哪些计划。目标分解的连续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总目标的达到将会是遥遥无期的。

3.铸造就业竞争力,实现人生梦想

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表明,一份系统、科学、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人们实现自身的职业理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方向,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指导自己进行准确的职业生涯定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人生职业理想之舟的导航仪,指引我们不断修正前进方向,从而达到理想的彼岸。

但是航船前行光有导航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说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理想之舟的导航仪,那么就业竞争力就是推动职业理想之舟不断前行的推进器。没有了前进的动力,航向再精确,也永远达到不了彼岸。因此,我们在实现人生梦想的过程中,要始终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为我们的职业理想之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不断前行,直至到达理想的彼岸。

如前所述,就业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部分。研究结果普遍认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的优势所在,亦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这正是每一位高职生从一进高校的大门就应努力提升的能力。

思考与训练

1.你有写日志的习惯吗?如果没有,从今天开始,养成写日志的好习惯,每天记录你的计划,记录你的收获,记录你的所做、所思,记录你的成长,让成长看得见。

2.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它与就业竞争力的关系如何?

3.仔细阅读案例材料,分析思考刘女士为什么要跳槽?她为跳槽做了哪些准备?刘女士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案例:

一天,上海某五金厂的人事科长刘女士将一份辞职报告交给了厂长。很多人都想不通,刘女士在这家厂工作已经8年了,而且工作相当出色,像她这样的年纪又是女性,能够当上人事科长已经相当不错了,怎么说走就走呢?刘女士回答说:“如果没有什么梦的话,你会认为生活本就是这样。而且,我害怕在原来舒适的工作环境中慢慢耗尽自己的青春、能力和进取心,到时想跳槽却已来不及了。”

刘女士的决定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她年轻时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因此在填写高考志愿时,她报考了师范大学。然而通知书来了,录取的是某大学的机械专业,刘女士无奈捧起了机械类的课本,一读就是四年。毕业后,她又分配在五金厂从事质量管理工作。

于是她在五金厂里勤勤恳恳地工作,先后为厂里制造的产品获得银质奖立下了功劳,得到了领导和师傅们的一致认可。后来她又被安排在人事科,不久,提升为人事科长。她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在这6年中,她也曾“蠢蠢欲动”过,但都由于领导对她不错而放弃了。然而看到周围的人有的在外企,有的在民营,有的开创了自己的公司,他们的成功给了她跳槽的勇气。用她自己的话说:“大学读的专业不是我的志愿,工作的分配是服从组织的安排,现在到了我能选择的时候了,我还犹豫什么呢?”

为了留住她,厂长破例提出了许多诱人的条件,包括升职、提薪、给房子。但是刘女士还是选择了离开,奔向自己多年的梦想。几天后,她到一家民营大型房地产公司报到,担任该公司的人事经理。

刘女士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最终能告别与五金机械打交道的日子,找到自己更为满意的职业。当然,她为了这“惊人”的一“跳”,已经准备了好些时间,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当人们进入梦乡时,她还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当人们去舞厅、卡拉OK时,她却去参加各种培训。她已取得了电脑、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会计证书、人事管理资格证书。现在又参加了人力资源硕士班的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她说:“从被动选择→主动选择→修正→较满意职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你必须花时间和精力来真正改变自己的角色,做好充分的准备。机遇往往照顾准备成熟者。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