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存人性与善恶人性的区别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十七世纪英国的休谟就著有《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对人性的认识产生了一个飞跃。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共同本性。在阶级社会里,人的社会性包含着人的阶级性。撇开阶级性解释人性和把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都不能正确解释人的本性(《辞海》1979年版695页“人性论”词条)。
阶级性实质上就是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的特性。在这一历史阶段,人人都具有阶级的烙印,这是人类的共性。但人群(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农民和封建主)之间或人与人之间的烙印又截然不同,这是人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虽然出现了超阶级的人性论,人性阶级化,人性不可知论等“谬论”,但对广大劳动人民和无产阶级来说,人类追求的目标一一共产主义一一明确了,追求的道路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一清晰了,追求的方法一一缩小差别---科学了。彻底结束了人类“追求目标昏暗,追求道路迷漫,追求方法茫然”的混沌时代。人性得到了解放、升华和发挥。从而促进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许多仁人志士和劳苦大众,积极的不惜以生命投人光明正大的追求。
一、探讨人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性探讨就是为了研究有关人性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从而促进人们了解人性的本原,正确认识人性的实质,以期能在人和人类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中,能在人和人类生存和各项社会管理中,充分发挥人性应有的作用和用之不竭的潜力。
社会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的进化和发展,就是人的本性和特性的进化和发展,也是人类追求生存能力生存水平的进化和发展。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人性就会愈加彰显;而每个人本性和特性的表现,就会愈加突出。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艰苦奋斗二十八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只有六十来年,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也只有三十来年,可是我国的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几千年的农业税取消了,中国加人了世贸组织,人民群众生活即将步人小康社会。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大,前所未有。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在解放战争中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届领导都牢牢抓住了劳苦大众“追求解放、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人性的最低底线。以此来号召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所以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各个阶段,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在各项经济政策和社会管理中,更加突出人的本性和个性。各项政策方针、路线宗旨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存日益增长的需要和追求。大大彰显了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性的一致性。
纵观中国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不论哪一朝哪一代,能适当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存条件的追求,抓住了人性这一根本,这一朝这一代社会就比较安定,广大群众就会安居乐业,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实践,更能说明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将人性问题,作为制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政方针的核心来考虑,应该作为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来对待。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应该把人性研究提到社会科学的议事日程,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和基础。有关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应该围绕着人性的研究而研究;有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应该为人性的理论服务,应该随着人性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在学术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那么人性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的“王子”,以便引起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对人性问题的重视和关心。
对人性的研究,不但应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还应该作为思想、政治、军事、法律、法规、组织、宣传、教育、文艺、人事和劳务等工作的重点。因为要想把人管理好,甚至可以说,人们要想让自己的思路和行为,完全符合人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质,就必须研究人性,必须研究人性的方方面面。只有了解人、认识人,并且做到从根本上了解人、认识人,才能更好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更好更快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阶段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二、历史上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和论点
人性问题,历来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重点、焦点和中心。在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当代的学术研究;在国际上从资产阶级最早的学术权威对人性的看法,到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性的论述,对人性问题的探讨、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学术流派立场的局限性,各派站在各派的立场上,坚持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道理,提出自己的根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是“性善论”。在中国古代,以孔子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认为人性本来就是“善”的,“好”的,所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辞海》1979版1982页“性善论”词条)。意思是说人性是善的,就好像水往低处流一样,人没有不善的,就好像水没有不往低处流的。在同一词条中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即人的“仁、义、礼、智”四大信条,不是由其它方面琢磨成的,不是外界的作用,而是本身固有的。
二是“性恶论”。与孔孟论点相对立的是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在“性恶论”中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的)也”。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也就是说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就是那些本性善的也是装出来的、假的、人为的。所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辞海》1979年版1982页“性恶论”词条)。意思是说,如果完全按人的本性去做,社会就会处于争夺的局面,而乱抢乱劫,其结果社会必然是混乱。如果从教育引导出发,讲清道理,事事出于谦让,可以达到治理的目的。
三是“性无善无恶论”。与孟子、荀子同时代的告子,与孔孟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不同,提出了“生之谓性”、“食色,性也”的论点。所以“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思是说,生存就是人性,人只有吃饭和生育两大欲望,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如同水不分东西一样。
四是“性善恶不分论”。西汉时期杨雄的学说《法言修身》,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是说人性善恶是混在一起的,如果能教其善就可以成为善者,如果顺其恶就会成为恶人。“气”是走向善与恶所骑的马。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学说,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意思是说,善恶两性究竟哪个方面得到发展,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引导。这种说法与西汉杨雄所提出的“人之性也善恶混”的论点相近似。
五是“性三品论”。“性三品论”是西汉董仲舒和唐韩愈的人性学说。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下、中(善、恶、中)”三等,有所谓“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的区别。他们主张人性不以上、不以下,以其中名之。因为“中民之性”是可以“上”可以“下”的,是可善可恶的。
三、对善恶人性论述之我见
以上关于人性的种种说法,我认为都不是从人的真正本性和人的真正特性来论述的。都是从人追求生存的方式方法来说明人性的。或者说只是根据极少数人的“变性”(即人性的“变异”一一下同)行为来说明人性的。
人要生存,就要追求生存的条件和利益,这是人性的根本和实质,也即人性的“本原”。例如,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人长大了要结婚生育,等等。人们这些行为这些“需求”,都需要通过追求各种利益来满足。这种“需求”和“追求”,是“善”还是“恶”?是“善恶混”?还是“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因此,前面提到孔孟的“人性善”也好,荀子的“人性恶”也好,其他人所说的“善恶混”也好,等等。不论怎么说,一是没有抓住人们“追求生存”即人性的实质和根本;二是过于简单,即使抓住了根本,只用“善恶”两个字也是不能自圆其说的。或者说是“所‘说’非所‘问’”,或者说是“文不对题”。同时还要说明,用个别人的“善恶”行为,来阐明和确定整个人类的本性和人的性能,是很不科学很不严肃的。人们都知道,这是做学问的大忌。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人没有追求,不追求吃的、用的、住的和生育需要的条件,人就无法生存下去,人类就不复存在。如果是这样,各种人性论者也不复存在!这种争论自然就没有了。
在两千多年以前,即中国的战国时代和西方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那时生产力是十分低下的。在当时除了奴隶主阶层的人以外,大部分人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牛马不如的生活,视生活资料如同生命。成年累月的拼命的追求吃、喝、穿、住的物质和条件。这种意识和行为,恰恰说明他们具有强烈的追求生存的人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分析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这部分人当时的行为和表现,是能够理解和正确认识的。应该说是追求生存的行为,是正当的行为。
“性三品”说,把人的本性分成几种,更是错误的。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圣人、中民、斗筲之分。可以大胆的推测,“斗筲”之人群,在当时的社会里,肯定是人数最多、地位最低、经济最穷、生活最苦的人群。如果这种推测成立的话,在当时社会里,这部分人在经济上的行为表现,肯定不会“大方”,更不会“施舍”。与那些“圣人”、“中民”的行为表现是无法相比的。
从人类要生存就要追求生存的条件这一点来说,告子提出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论点,是有道理#。得出了“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的论点,是比较符合人性实际和实质的。其意思就是:生存是人的本性,吃饭、结婚、生育是人的性能和欲望。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如同水不分东西一样。
孔孟所说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仁、义、礼、智”完全是后天的东西,是人在追求利益和生存的过程中,由像孔子、孟子这样的思想大家,归纳成为做人的信条、标准。这些信条、标准,对人完全是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并严格要求的。只有如此,“仁、义、礼、智”的信条,才能逐渐发挥作用。如果人们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风尚,那么社会也就不会有混乱、盗窃、抢劫,世界也就不会有战争,有侵略。因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的说法是片面的,唯心的。
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如果人的追求行为就是恶的本性,那么人的这种恶的本性用什么办法也是改变不了的。连提出这种论点的本人,恶性也是改变不了的。
至于“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的说法,更是不正确。应该不应该“从顺”,那就要看具体情况。应“从顺”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不“从顺”不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对不正当追求生存的手段和行为,应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的方法,来对待,来解决。如果这种办法不行,那就要斗争,就要纠正,就要治理,就要制止。
其它有关人性善恶的论述,如“善恶混”,“有善有恶论”的观点,都和善恶论相近似,都有其片面性。
从人追求生存、追求生存条件的本性来说,笔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善的。追求生存追求利益,是人和人类应该具有和必须具有的本性和本能。追求生存追求利益这种行为,不但是人的本性和本能,也是所有动物,所有生物的本性和本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完全合乎自然法则的格言,不但说明了所有生物,必须具备追求生存追求利益和“竞争”本性,而且也进一步说明,生物“竞争”本性的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角度出发,也可以说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是符合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