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看见,瘫子行路

1969年,欧洲最顶尖的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刊登了一篇颇有科幻味道的短文,挂头牌的作者是巴赫—利塔,那时他是科学家兼复健科医生,这是一个稀有的组合。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仪器,它能使天生的盲人可以看得见。这些病人都有视网膜病变,被认为是完全不可治愈的。

《自然》这篇论文后来上了《纽约时报》《新闻周刊》(Newsweek)及《生活》(Life)杂志,但是或许这个盲人可再见光明的说法太过不可思议,这个仪器和它的发明者很快就滑入默默无名的阴暗角落去了。

在这篇论文中,有一张图片,上面是很奇怪的仪器,一张很大的牙医治疗用椅,有可以震动的椅背,一团电线,一部巨大的计算机。这个用别人丢掉不要的部件及20世纪60年代的巨型计算机所组合起来的仪器,重达400磅磅=0.453 592 37千克。——译者注

一个天生就盲的人没有任何的视觉经验,坐在椅子上,背后是一台很大的摄影机,就是那种20世纪60年代电视摄影棚所使用的摄影机。他用手摇的方式移动那台摄影机,“扫描”病人面前的景色。摄影机把影像传到计算机中处理,再把信号传到椅背上20×20的400个刺激点的矩阵上,直接接触到盲者的皮肤,这些刺激点的作用是在景色中光线暗的部分就震动,亮的部分就不动,这个“触觉—视觉”(tactile-vision)的仪器使盲人可以阅读,辨识出人的脸孔,知道哪一个物体比较近,哪一个比较远。这使他们知道物体旋转时会改变形状,以及从哪一个角度来观察。这实验的6名受试者都学会了如何分辨电话等6个对象,即使这个电话有一半被花瓶遮住,也还能辨识得出来,因为实验是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这些受试者甚至学会了辨识当时最著名的超瘦模特儿崔姬(Twiggy)。

经过一些练习后,盲人开始体验到他面前的三维空间,虽然从背上传来的信息是二维空间的。假如有人朝着摄影机丢一个球过来,受试者会自动往后跳以躲避它。假如这个震动的刺激矩阵从背部移到他们的腹部,受试者还是可以正确地知觉到摄影机前面的景象。假如对刺激点附近的皮肤搔痒,受试者并不会把搔痒和视觉刺激混在一起,他们心智的视知觉经验并不是发生在皮肤上,而是发生在世界上,他们的视知觉是复杂的。经过训练以后,受试者可以移动摄影机,然后说:“那是贝蒂,她今天把长发放下来了,而且没有戴眼镜,她的嘴是张开的,她在把她的右手从身体的左边移到她的脑后。”没错,分辨率不高,但是就如巴赫-利塔所说的,视觉并不需要百分之百清楚我们才看得见。“当我们在雾夜的大街上走,看到建物筑的外廓时,”他问,“我们会因为分辨率不足而对这个建筑物少看到一些吗?当我们看一个黑白的影像时,我们会因为它没有颜色而看不见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