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 胡交谊及其象征意义

本书希望涉及的问题很大——“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可论述的着眼点却很小:极而言之,不过讨论了章太炎、胡适之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晚清、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心态。依照惯例,著书立说,必须先有相对确定的理论框架,而后才好设计章节并展开论述。本书的写作,并非如此“顺理成章”;若干作为论述主线的设想,大多属于“事后追认”。在具体问题的深入探讨中,逐渐领悟题旨所在,并找到自认为恰当的表达方式。一句话,本书所呈现出来的,并非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而是寻寻觅觅、众声喧哗的“探索过程”。

对我来说,“学术史研究”既是一项著述计划,也是一种自我训练。将学术史研究作为一种“自我训练”,故强调“亲手触摸”,对动辄抬出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治学准则”很不以为然。至于作为一项“研究计划”,同样不信任首先确立理论框架,而后逐步演绎开去的思路。我更欣赏“法从例出”的策略:在剖析个案的过程中,不断反省原有的构想,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眼光与立场。在这里,个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因其决定了最初的视角。

谈论思想史视野中的学术转型,注重的是研究思路的演进,而不是具体著述的品评,因而,本书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章太炎、胡适之作为论述的中心。这一选择,明显超越具体学科的专业评价,兼及学与政、学与人、学与文。这是因为,本书希望着力辨析的,不是作为经学家的章或作为史学家的胡,而是开一代新风的“大学者”章太炎、胡适之。

所谓“大学者”,除了在专业范围内做出杰出贡献,足以继往开来外,更因其乃学术史上的中心人物,你可以引申发挥,也可以商榷批评,却无法漠视他的存在。此等“有思想的学问家”,既是社会思潮激荡的表征,其引领风骚,更构成思想史上绚丽的风景线。至于个中人对自身处境及潮流的深刻反省,更使后人得以近距离地观察那早已逝去的时代——虽则不免带有自述者独特的眼光。史家之所以格外关注某些“大学者”,还因其与师友弟子及论敌共同构成的网络,本身便能初步勾勒一时代的学术走向——以上所有假设,全都适合于章太炎与胡适之。

除此之外,我还很看重以下三点。首先,章、胡作为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代表,其教养、经历、学识、才情,均有明显的差异;由于知识类型不同,而发展出大有差异的文化策略,这一点,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创立期,尤为重要。其次,借助于章门弟子(如钱玄同及周氏兄弟等)的勾连,原本可能产生严重“代沟”的章、胡及其代表的两代学人,获得了某种理解与沟通——在我看来,此乃新文化运动得以迅速展开并大获全胜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倡国学、争持墨辩、尝试白话诗、写作哲学史、评论现代教育制度以及掀起轩然大波的“订孔”与“疑古”,章、胡二人的立场并不一致,但“共同的话题”却很多。这既表明章、胡二人学术思想上的“交谊”,更突出两代学人思路及追求的连续性。正是这一点,回应了本书的基本设想:晚清及五四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中国学术的转型。

入手处为个案分析,着眼点却是学术转型——这一“以小见大”的论述策略,使本书的体例,既不同于“通史”,也不同于“学案”,乃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专题研究。主要目的是展现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性,尤其是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已经相当严密的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因而,本书对章、胡的生平及其学术经历,未做认真梳理;反而在后三章,借讨论“游侠心态”、“文艺复兴”以及“自我陈述”,展现学术转型期的诸面相。前六章虽也不时插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王国维、刘师培、蔡元培、鲁迅、顾颉刚等人的声音,但毕竟以章、胡为论述主线;后三章之平视诸子,不再惟章、胡马首是瞻,着眼于影响全社会的思想潮流,某种意义上,更能显示论者的视野及主旨。

§§第一章 求是与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