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尼罗河流域与古埃及文明

从两河流域往西,第一个值得一提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文明。这个文明兴起于公元前4000纪,经历了两度分裂、三度统一,断断续续达3500年。其历史可列表如下:

如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为了了解古埃及文明兴起的原因和特点,首先必须了解尼罗河。作为世界四大河流之一,尼罗河位于非洲东北部,南北走向。它发源于乌干达,经苏丹、埃及注入地中海,全长6450公里。主流称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与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此河有两大特点:每年均有泛滥并且准时,总是7月开始涨水,10月达到高潮,11月必退水;但水量差别不大,泛滥而不成灾。这给古埃及人掌握尼罗河的规律、利用尼罗河流域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尼罗河环境过于特殊,东有西奈沙漠而西临利比亚沙漠,河谷两岸仅剩下15—25公里的流域,整个流域宛如一条丝带,仅河口三角洲宽阔一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阿斯旺地区的库班尼雅、伊斯纳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属于公元前15000—前10000年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从已发现的野生大麦以及石磨、石臼等农具遗物和遗存看,当时已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前夕,有了农业的萌芽。但与埃及古文明的兴起直接相联系的却不是库班尼雅等文化,而是拜里达等文化,而在这些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小麦、大麦、绵羊、山羊等动植物的遗存,从品种上看均来自西亚地区,显然是经巴勒斯坦、西奈半岛引入的。这就向世人解答了这样一个历史之谜:为何古埃及文明和苏美尔文明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与古埃及文明兴起有关的文化有三:拜里达文化(约前5000—前4000)、阿姆拉(涅伽达Ⅰ)文化(约前4000—前3500)、格尔塞(涅伽达 Ⅱ)文化(约前3500—前3100)。在拜里达文化中发现了铜刀、铜锥和薄壁陶艺,说明当时埃及已迈入铜石并用时代。到阿姆拉文化时,已在埃及中部形成了一个重要经济文化中心,即涅伽达。此城遗址有两个不同的文化层,其第一个文化层已挖掘出一个城堡遗址。相当于涅伽达 Ⅱ期的格尔塞文化形成时期,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希拉康波里,且在涅伽达衰落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下埃及的首府。据考证,当时尼罗河流域共有这类城镇42个,上、下埃及分别有22个和20个。在历史上,这些城镇在希腊语中被称为“诺姆”,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类似中文的“田”字,不过中间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十”,其首领称为“阿德西—米尔”,原意为“河渠的管理者”,其职位可世袭,拥有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等权力。现存希拉康波里国王的“蝎王权标头”,上刻他主持开渠仪式和武功业绩的浮雕,正是这种王权及其内涵的证明。可见,这些“诺姆”已不是纯粹的城镇,同时还控制着一定的地域,应是奴隶制小城邦,而它的首领已上升为国王,其权力是在管理水利工程中形成的。

与蝎王有关的雕刻在内容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蝎王手持木锄立于水边和随从扬箕运土、奴隶在田间劳动的情景,说明王权的扩大与水利有关;另一方面,在蝎王头像上方,还有一系列举着联邦标志即旗帜(尽管受到损毁,还残存七面)的人物,这说明其王权的增强与征服有关。但从蝎王头戴王冠仅为白冠这一点看,蝎王至多只统一了整个上埃及,因为白冠当时是上埃及的象征。而到他的继承者那尔迈就不同了,根据一块雕刻精致的石板所反映的情况看,那尔迈已成为统一的埃及王国的国王。因为他正面的王冠是代表上埃及的白冠,而背面的王冠则是代表下埃及的红冠,红白王冠集于一身,这是第一次。在这块石板两面,都刻有以鲇鱼和凿子符号表示的王名,其读音即“那尔迈”,亦即美尼斯。在埃及史上,他统治的王国被称为“第一王朝”,它是古埃及文明兴起的标志。据推算,古埃及统一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3100年。至第三代国王阿哈,埃及的统一大业又获长足进展,他首次采用王冠、王衔双重体制,即王冠用红白双冠而王衔则用树、蜂双标,分别代表上下埃及,并最终定都于孟斐斯。“阿哈”意为斗士,无疑也是一位南征北战的国王,可见统一的确立并非易事。

统一王国的建立促进了埃及经济的发展。从第三王朝起,铜制工具的使用日益普遍,以石材、木材、金银为原料的工艺、纺织和造船等手工业空前繁荣,黎巴嫩的木材、塞浦路斯的铜、努比亚的黄金、阿拉伯的香料、东非的象牙在对外贸易中源源运回埃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权越来越具有专制的性质,国王集军、政、财、神诸权于一身,不仅一切高级官吏包括宰相均由法老指定,且各州州长也完全听命于法老,法老还拥有最高审判权,常派亲信审理中央和地方要案。在法老面前,文武百官皆须匍匐敬仰,并以亲吻法老的靴子为荣,甚至被法老打一巴掌也记入墓志铭。法老的陵墓以前本是其死后的住所,而今却成了登天成神的阶梯。这在古王国的《帕勒摩碑铭》和《金字塔铭文》中均有明确记载。正因为如此,古埃及王国虽在第六和第十二王朝以后,两度衰落、两度分裂,但最终还是得以重新统一,并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如果把古埃及社会比作一座金字塔,那么高居于塔尖的是法老和王室成员,然后依次应是:贵族大官和祭司阶层;中小官吏、下级祭司、医师、建筑师、书吏、管家、中下级年官等;而处于最底层的则是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前几个阶层概念和定义比较清楚,人们对此不会有什么疑义,但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埃及农民的主要成分应是占有公社份地但须缴纳赋税的自耕农,但也包括已丧失了土地并沦为佃户、雇农或农奴的人,在文献中他们分别被称为“尼苏提乌”和“麦尔特”或“勒麦特”。在手工业者中,技艺较高的可以领取工资并建立自己的家庭,但一般手工业者常常受雇于王室和贵族的作坊而处于依附地位,与依附农“麦尔特”类似。至于奴隶,战争和征服肯定是一个重要来源。《帕勒摩碑铭》所说斯尼弗鲁远征尼西人获男女俘虏7000人,就是掠夺奴隶的一个实例。但并不是所有奴隶都来自战争征服,埃及社会本身内部的变迁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如农民因破产无法还债而沦为奴者不计其数,是为“债务奴隶”。中小奴隶主阶层在历史上是一个不断变动的阶层,因而在不同时期其称呼也不相同,在中王国时期它称“涅捷斯”,在新王国时期则称“涅木呼”,均是指非贵族出身却拥有奴隶的人。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其起源可追溯到早期王朝的“马斯塔巴”型陵墓,而这种陵墓是古埃及人因视“死后甚于生前”而形成的厚葬之风的产物。最初的马斯塔巴墓已包括地下和地上两类结构,地上墓室呈长方形的殿堂状,后分两步演进成后来的金字塔:第一步,在土墩上加盖数层,并依次减小而成阶梯状;第二步,把阶梯之间填平,使整体成四角尖锥形,这两步分别完成于第三王朝的乔赛尔王和斯尼弗鲁王统治时期。现存的最大的金字塔是第四王朝胡夫王的金字塔,它高达146米,底边长230米,由230万块石料建成,每块石料重达2.5吨,估计10万人轮流参加劳动,也得20年才能完工。之所以说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首先因为它是埃及王权强大的体现;其次它反映了国王登天成神的信仰;第三它是依靠大量奴隶劳动建立起来的;第四它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1/1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创造,它古老而自成体系。古埃及文字也是从图画文字发展起来的,最早见于涅伽达Ⅰ期文化,包括陶器、印章、牙雕上的刻画。如涅伽达1546号墓出土的一块陶片上,有一幅被称作“鸟栖园屋图”,其实就是最早的图画符号,它表示的是国王头衔,它属于公元前3600—前3500年的遗物。古埃及象形文字在第一、第二王朝已形成体系,到古王国时期便规范化并得到广泛使用,著名的《帕勒摩碑铭》即作于古王国末年。古埃及文字有三种字体:(1)碑铭体;(2)僧侣体;(3)世俗体。其书写顺序可自左至右,也可自右而左,还可以自上而下,从两边向中间写,使文字有对称之美。因图形符号中有人物和动物,其面孔朝向哪一边,字就从哪一边开始写,字序并不难辨认。古埃及文字有三种符号:意符、声符和字符。“意符”有的表物,如圆圈中一点表示“太阳”;有的表示行,如鸟展双翅表示“飞”;有的表意,如权杖表示“统治”。“声符”表示辅音,分为“双辅音”、“单辅音”,前者共有75个,后者共有24个,是字母的最早的萌芽。由于古埃及人不知把标声字母按语言相连,他们用标声字母写出语词的声音后,还要加上不读音的“定符”来指示意义。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把意符和声符掺杂书写,形成半表音文字,而未达于拼音化。“定符”不读音,也无独立意义,与声符结合,才能表示指定的意义,近似汉字的“部首”。如三片叶子,既表示“植物”;也表示“蔬菜”、“药草”、“干草”等。

古埃及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天文学。由于尼罗河水的涨落很准时,对古埃及天文学的产生非常有利。两次涨潮时间的间隔便是一年,古埃及人把它定为360天,因河水涨落不可能绝对准确,还有些误差。后来,古埃及人终于找到了计算年份的更准确的标志,这就是天狼星在天空出现的时间,因为它和太阳同时在清晨升起的日子总是与尼罗河水新涨的时间一致,并把这个周期定为365又1/4天,这与回归年仅相差1/4天。

与古埃及文明密切有关的是纸草。它是一种长在沼泽地带的植物,类似人们非常熟悉的芦苇。为了便于书写,古埃及人把纸草心从纵面劈成小条,然后把这些小条紧紧接着排在光滑的木板上加以挤压,再放到太阳光下晒干,就成了一张张很长的黄纸。古埃及人把纸草粘成一个个长条,然后把它们卷起来,就成了供书写用的纸草卷。第十八王朝时留下的一份有关医学的《埃培尔斯纸草卷》,全卷长20.23米,上载877件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