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哲学三 外圆内方
- 李嘉诚的处事哲学与商战心经
- 柟紫菁编著
- 10154字
- 2015-04-16 10:45:16
为人处事,内心定要刚正不阿、秉持原则;外在则要顺其自然、通达圆润。
做事大气,取舍有度
李嘉诚出任10余家公司的董事长或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董事袍金(年薪)全部归入长实公司账上。他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20多年来一直如此。5 000港元的董事袍金,在20世纪80年代初还不及长实公司一个清洁工的年收入。
李嘉诚表现出舍小利、求大利的大商人风范,公司股东对他的崇敬和拥戴就在情理之中了。
他说:“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成为我的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商场是竞争异常激烈的“战场”,但是能做到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无敌人,只有合作而无厮杀,只有礼让而无溃败,李嘉诚真可谓是商界之典范。
不少舆论为此观点推波助澜,说李嘉诚“小利不取,大利不放”。他每年放弃数千万元袍金……
却获得公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自然也信任长实系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股票,投资者莫不步其后尘,纷纷购入。李嘉诚是大股东和大户,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
有公众股东帮衬,长实系股票被抬高,长实系市值大增,李嘉诚欲办大事,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通过。对李嘉诚这样的超级富豪来说,袍金算不得大数,大数是他所持股份所得的股息及价值。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的年度,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12.4亿港元——尚未计他的非经常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年息。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翘楚,才具备经商的智慧,舍小取大。李嘉诚又是其中最聪明的人。
凡经商,皆是为利,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嘉诚能不为眼前利益所动……
处处照顾股东和公司的利益。在拜金若神、物欲横流的商业社会,李嘉诚能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李嘉诚确实舍小利,而牟取大利。他拥金据银,却不大撒银纸追求奢侈,而拿出不菲的一笔用之于公益,就此一点,更是难能可贵。善待他人,是李嘉诚一贯的处世态度,即使对竞争对手亦是如此。商场充满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能做到这一点,不少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世间上,许多人因为贪图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则是只顾眼前,思虑不到未来,也会因小失大!
有一个乡下人夜晚回家,不慎掉了五毛钱,心有不甘,跑到附近杂货店,买了一支蜡烛,当蜡烛点完时终于找到了那五毛钱,很是高兴,但买支蜡烛却花了两块钱,来回一算反而损失更大!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都常在做这种因小失大的傻事。我们不是常因觉得东西便宜,所以就大量采购,以致用不完而浪费掉?我们不也常看到,人们为了争几秒钟时间,而相互超车,因此而下车大吵,花上更长时间来争论,因而终日对簿公堂的有之;而因刀剑相向,铸成大错,终身遗憾的也不在少数。我们不也常为了芝麻小事,和多年好友闹翻,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却还洋洋得意的吗?夫妻之间不也常为了小事冷战多日,而失掉家居乐趣还不自知吗?更有甚者,为了鸡毛小事,或所谓的面子,赌气而反目成仇,因而走上离婚一途,进而赔上整个家庭者也大有人在。如果把那些为了小利或贪一时之快,而赔上名誉、生命甚至灵魂的人,都一并算上,那人数就更多得数不清了。耶稣说:“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的灵魂,对他有什么益处?”
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一个人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不太容易会因小失大,反而畅通无阻。
涓涓细流,不将之堵塞,就会成为溃堤的漏洞,后果不堪设想;星星之火,不把它扑灭,就会成为燎原的大火,结果可想而知。小时候,生活上的一些小缺点,如果不给予矫正,长大成人以后,也可能成为人格上的大瑕疵。所以说“莫因善小而不为”,积小善才能成为大善;“莫因恶小而为之”,小恶多了,则成为大恶。
一般人容易看到眼前、小利,无法评判未来可能得到的大利。如果能够考虑得更长远些、更周全些,要做一个智者,就要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利益。“福气像钱,用之则少,赚之则多。然则有德医师,用福治人,以是因缘,其福为增为减?”你准备付出什么?明确了这个目标,行为才可能坚定,人才能变得大气,才取舍有度。
请教可以让你少走弯路
李嘉诚说:“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释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豁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长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长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向他人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更能让我们在学到实质和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美国历届总统中,最肯虚心求教于他人的,莫过于老罗斯福了。对于他所信任的人,总是毫不怀疑。他每遇到一件事,常常召集与那件事有关的人员开会,详细商议。有时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参考,甚至发电报至几千里以外,去请他所要请教的人前来商议。
而美国早期政界名人路易斯·乔治,治理政务也以精明周密而声名远扬,但是他对于自己的学问还是常感到怀疑。当他做好了财政预算送交议会审核之前,几乎每天都要和几位财政专家商议,即使一些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肯放弃求教的机会。
在我们的个人成长过程中,自上小学开始,教科书和老师们就列出了许多伟人和成功者的事迹,以鞭策和鼓舞后来之人。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会了把成功者的成就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些人还遵循成功者的模式,以此构筑自己的未来。
当然,发挥成功者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人们总是需要看到成功的“希望”,并以此作为学习的榜样,鼓舞自己。但如果一切向“成功者”看齐,这可能使有些人坠入一种幻觉当中,他们认为自己也可以成功,而一旦自己难以获得成功时,就感到命运对自己不公,并责问:“为什么他们可以成功,而我就不能成功呢?”其实,一个人的成功是多种因素的组合,不可能一蹴而就。另外,某一位成功者的成功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主客观条件不同。所以,向人学习也应该有选择性,你不可能学习每一位成功者,也并非所有成功者的经验都值得你去学。你可以学习某人成功的一些方面,但不必全部照搬。而且向成功者学习有时反而可能是失败的起因,它会让人失去清醒。
所以,有时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与其时时“以成功者为师”,不如有时看看那些失败者,研究一些失败的案例,仔细探究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警示,让自己将来不致犯下同样的错误。
有一位企业家,从创业开始,就仔细观察同行以及其他行业的失败案例,并分析其原因。他不断地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他不但创业顺利,而且发展得迅速稳定。他认为,一个企业的“存在”比“壮大”更重要,首先要“存在”,才可能“壮大”;如果仅仅为了“壮大”而推动“存在”,那就失去了创办企业的目的。更何况失败是一种痛苦的事情,如果多次失败,就有可能永不再起。所以,“避免失败”比“追求成功”更重要。
细想一下,这位企业家的想法不无道理,这也是人们经常所说的一种逆向思维。任何失败都有其原因,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不过要了解失败者的失败原因不太容易,因为失败者往往不愿意谈论自己失败的过去,这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如果你找到失败者本人谈,他大概也不会告诉你真相,他只会告诉你,他的失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朋友拖累、银行紧缩,或是被出卖、被骗、被倒账……属于他个人的能力、判断、个性上的问题,他是不会告诉你的。何况有些失败者根本不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因此,要了解失败的原因,就得多方收集资料,参考专家的分析、同行的看法,至于这位失败者的个人条件,可从他的朋友那里多加了解。
当资料收集够了以后,再把它们一条条列出来,仔细分析,并归纳成几个重点。不过并不是只了解一下就算了,你必须把你所观察、分析到的东西拿来检验自己,和失败者的一切做个对照比较,如果你的个性、能力以及其他主客观因素和那位失败者具有相似之处,那就要提高警觉,弱的地方要加强,不好的地方要改善,这样你就可以避免犯和那位失败者同样的错误,成功的几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除了办企业以外,一般做人做事也应多以失败者为师。
在做人方面,看看谁和谁处得不好,谁得罪了谁,谁不受欢迎,参考他们的个性,观察他们平日的来往和作为,你就可以知道他们做人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以便自己以后能够多加注意,使自己做人处事的能力有所提高。
在做事方面,“失败者”的例子更多,这里所谓的“失败”包括做得不尽完善的事。如果是工作中的事,主管一般都会在开会时进行检讨,这种检讨有时只是应付应付,但因为近在身边,所以不管检讨是不是在“应付”,你都会有不错的收获。
做人做事都一样。犯的错误少,成功的几率就高,而要减少错误,就要“以失败者为师”,这种教育可不是用钱可以买得到的。况且,无论怎样,多拜人为师,既能满足对方“好为人师”的优越感及虚荣心,而且也能学到知识,使自己得到成长,可收到一箭双雕的奇效,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向他人尤其是“失败者”学习,是你进步的“必需品”。
给他人机会即是给自己机会
世人言:“创业容易守业难”,“前车之鉴,后人之师”。最典型的教训,莫过于和记黄埔的前大班祈德尊。祈德尊是一个收购企业的高手猛将,却不算管理庞大企业的行家里手。在他的领导下,企业发展过速,结果消化不了,终于把集团拖垮。最终和记黄埔(以下简称:和黄)被李嘉诚收购。
当李嘉诚进入和黄出任执行董事时,在与董事局主席韦理与众董事的交谈中,众董事的话中分明含有这层意思:“我们不行,你就行吗?”
李嘉诚是个喜欢听反话的人,他特别关注喝彩声中的“嘘声”——香港的英商华商,都有人持这种观点:“李嘉诚是靠汇丰的宠爱,才轻而易举购得和黄的,但是,他未必就有本事能管理好如此庞大的老牌洋行。”
当时英文《南华早报》和《虎报》的外籍记者,盯住沈弼穷追不舍:为什么要选择李嘉诚接管和黄?沈弼答道:“长江实业近年来成绩良佳,声誉又好,而和黄的业务脱离1975年的困境踏上轨道后,现在已有一定的成就。汇丰在此时出售和黄股份是顺理成章的。”他又说:“汇丰银行出售其在和黄的股份,将有利于和黄股东长远的利益。坚信长江实业将为和黄未来发展做出极其宝贵的贡献。”李嘉诚深感肩上担子沉重。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李嘉诚似乎一把火也没烧起来。他是个毫无表现欲的人,他总是让实绩来证实自己。
初入和黄的李嘉诚只是执行董事,按常规,大股东完全可以凌驾于支薪性质的董事局主席之上,而李嘉诚从未在韦理面前流露出“实质性老板”的意思。李嘉诚作为控股权最大的股东……完全可以行使自己所控的股权,为自己出任董事局主席效力。他没有这样做,他的谦让使众董事与管理层对他更尊重。他出任董事局主席,是股东大会上由众股东推选产生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李嘉诚的退让术,与中国古代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
董事局为他开支优厚的董事袍金,李嘉诚表示不受。他为和黄出公差考察、待客应酬,都是自掏腰包,而不在和黄财务上报账。
所以有人称:李氏的精明,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小利全让,大利不放。李氏的大利,是他持有的股份,公司盈利状况好,李氏的红利亦匪浅。李氏不放大利,还表现在他不断增购和黄股份。令人叹绝的是,他“鲸吞”和黄的“企图”,竟未遇到“老和黄洋行”的抵抗……
李嘉诚能较快地获得众董事和管理层的好感及信任,是毋庸置疑的。在决策会议上,李嘉诚总是以商议建议的口气发言,但实际上,他的建议就是决策——众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信服他……倾向他。韦理大权旁落,李嘉诚未任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已开始主政。
李嘉诚入主和黄实绩如何,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李嘉诚入主前的1978财政年度,和黄集团年综合纯利为2.31亿港元;入主后的1979年升为3.32亿港元;4年后的1983年,纯利润达11.67亿港元,是入主时的5倍多;1989年,和黄经济性盈利为30.3亿港元,非经济性盈利则达30.5亿港元,光纯利就是10年前的10多倍。盈利丰厚,股东与员工皆大欢喜。
现在,不再会有人怀疑沈弼“走眼”、李嘉诚“无能”了。李嘉诚很快便获得了众董事和管理层的好感和信任。在后来的股东大会上,众股东一致推选李嘉诚为董事局主席。
一次,李嘉诚在董事会上讨论拿多少股份的问题时说:“我们公司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我主张拿9%的股份。”同时还强调,经商不是简单的1+1那么简单,你想拿11%
反而发不了,只有拿9%,财源才会滚滚而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嘉诚充分考虑合作伙伴利益的经营之道,这也是促使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以和为贵共进步,互惠互利同发展。生意场上,双方合力一定能办更大的事情,能为彼此带来更大的利润。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合作与共赢是企业发展壮大所必需的,给他人机会既是给自己机会,让他人得利,自己也会得利。以和为贵,互惠互利,是企业经营的更高境界……
谦虚赢得他人的尊重
李嘉诚说:“年轻时我表面谦虚,其实我内心很骄傲。为什么骄傲呢?因为同事们去玩的时候,我去求学问;他们每天保持原状,而自己的学问日渐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要出人头地,古时那些读书人哀叹:“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会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才华的人便言语露锋芒,行动也露锋芒,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更有深藏不露的人,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胸无大志,实际上只是他们不肯在言语、行动上露锋芒而已。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露锋芒,便要得罪别人,这样,别人便会成为自己的阻力,成为破坏者。
因此,一个人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评价,实事求是,不贬低自己,也不抬高自己;既能坚持正确的观点,又能虚心向别人请教。其实,隐藏锋芒也可理解为我们所讲的谦虚一词。谦虚的人在交际应酬场合总是有许多朋友的,只有谦虚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交往中受欢迎的人。
而锋芒却可以刺伤别人,也会刺伤自己,运用起来应该小心翼翼,平时应插在剑鞘里。所谓物极必反,过分外露自己的才华容易招致对手的嫉恨和陷害,尤其是做大事业的人,更应该修炼好“藏露”之功。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自视清高的人,他们锐气十足、锋芒毕露,处事不留余地,待人牛气冲天,有十分的才能与聪慧,就会十二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人往往在人生旅途上屡遭波折。
其实,隐藏锋芒也是一项强化自己的学识、才能和修养的过程,有利于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是放弃个人的虚荣心而踏实走向人生旅途的表现。
孔融的例子就是证明。
孔融是三国时代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早年刚刚踏入仕途,就初露锋芒,纠举贪官,董卓操纵朝廷废立时,他又每每忤卓之旨,结果由虎贲中郎将左迁为议郎。后来在许昌,孔融又常常发表议论或写文章攻击嘲讽曹操的一些措施。太尉杨彪因与袁术有姻亲,曹操迁怒于他,打算杀他。孔融知道后,顾不得穿朝服就急忙去见曹操,劝说他不要横杀无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称:“你如果杀了杨彪,我孔融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由于孔融的据理争辩,杨彪才得免一死。
建安九年,曹操攻下邺城,其子曹丕纳袁绍儿媳甄氏为妻,孔融知道后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不明白这是对他们父子的讥刺,还问此事出何经典,孔融回答道:“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当时连年用兵,又加上灾荒,军粮十分短缺,曹操为此下令禁酒,孔融又一连作书加以反对。对于孔融的一再与自己作梗,曹操心中是早有嫉恨的,只因当时北方形势还不稳定,而孔融的名声又太大,不便对他怎么样。
到了建安十三年,北方局面已定,曹操在着手实施统一大业的前夕,为了排除内部干扰,开始对孔融下手了。他授意别人诬告孔融“欲规不轨”,又曾与祢衡“跌宕放言”,罪状就是孔融以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那段言论。这样,在建安十三年八月,孔融被弃世,其妻子儿女也同时遇害。
正如《礼记》中所讲:“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即使做出了一点成绩,也认为很不够,因而总是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谦虚是人的一种修养。凡谦虚之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具有这种气质的人从不盛气凌人,不以长者自居,不以能人骄人,不以贵人下人,因而人格高雅、尊贵,他人自会感到可亲。一般来说,越是见多识广,越是素养高雅者,就越是谦虚;而越是无知的小人,就越是不知天外有天,而越发狂妄。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好的道德与才能,如果没有人知道,不仅是在欺骗自己,也是在欺骗别人,更是对自己功绩的诋毁。所以,过度的谦虚也并不是一种可取的美德。
在静默中高高站起
李嘉诚曾给儿子定下三条做事的原则,其中一条就是要低调。看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如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索罗斯等,无一不是低调的,即使做善事也从不张扬。
做人宽厚能得到众人的拥护,处世恭谨得体能让大家心情愉快,低调做人则可以使你在静默中高高站起,再加上头脑灵活有智一定会大功可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刚留学归国的博士去邮局办事,结果邮局承办员的态度非常不好,他气得半死,回去告诉他一个也在邮政单位做事的主管老友:“替我去告诉他我的身份!并告诫他态度给我好一些。”朋友苦笑着点点头。
几天后,那位年轻博士又到了邮局办事,且又遇上了那位承办员,岂料他态度不但没变好,反而更加地百般刁难,这回他更来气了!又去把他那个邮政单位的主管朋友叫来抱怨了一顿:“去告诉那个故意吹毛求疵的员工,再给我提醒他一次我的身份,叫他给我客气一点。”
两天之后,他又在邮局碰到了那个员工,果然,这次那个员工不但不再刁难,反而还堆满了一脸笑容,态度亲切,那个年轻的博士好不得意,回去打电话给他的那个邮政单位的主管朋友,问道:“这次你终于替我好好训了他一顿。”朋友回答:“不,我没有替你训他,不但没有训,我还告诉他,你不断称赞他做事谨慎、对待顾客态度良好。”那位年轻的博士惊讶、纳闷得说不出话来,朋友接着笑笑说:“很多时候,低姿态比高姿态更有用。”
可见,低姿态往往比高姿态更能达到目的;谦恭的态度有时比强硬的态度更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甚至更能从对方口中学到新东西。很多人常会有一种误判,觉得自己在气势上一定得强压过别人,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了不起,但这样的方式往往适得其反,让人在背后嗤之以鼻而自己却浑然不知。
所谓的“强者”,其定义是指“能力强的人”,而不是指“态度强硬的人”。学会适时地“弯腰”,学会适时地用“理直气和”来代替“理直气壮”,必能更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旁敲侧击胜过当头一棒
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他勤奋坚忍、务实求进;他把中华文化中的立身、入世之道发挥得淋漓尽致。李嘉诚的成功既可以说是他意志力的胜利,又可以说是他人格的成功。
我们在办事时,如果能够找到一位有门路、伶牙俐齿的人才,让他尽其所能,从中撮合,传递信息,论理说情,那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孟尝君是齐国的名门贵族,几度出任相职,是当时齐国政界的实力派。但有一次他与齐闵王意见不合,一气之下辞去相职回到了私人领地——薛。
这时与薛接邻的南方大国楚国正待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兵力粮草等均不能相比,楚兵一旦到来,薛地后果不堪设想。
燃眉之急,惟有求救于齐。但孟尝君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没有面子去求,去了也怕闵王不答应。为此他伤透了脑筋,几乎一筹莫展。
绝路之中老天给他降下了一线希望,齐国大夫淳于髡来薛地拜访。他是奉齐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归途顺便来看望孟尝君这位名门望族的。孟尝君高兴地亲自到城外迎接,并以盛宴款待。
淳于髡善随机应变,常为诸侯效力,与王室也有密切的关系。威、宣、闵三代齐王都很器重他。齐闵王时代他成了王室的政治顾问,且与孟尝君本人也有私交。
孟尝君决心已下,开口直言相求:“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
淳于髡也很干脆:“承蒙不弃,从命就是。”
后人猜测,淳于髡此行,可能是有目的而来,专为朋友解危的,只不过这话需孟尝君亲自当面求他就是了。朋友之交,有许多心照不宣的东西,古来如此。
却说淳于髡赶回齐国进宫晋见闵王。正面的话题当然是要相告出国履行公务的结果,他真正要办的事情也早已盘算在心。
闵王问道:“楚国的情况如何?”
闵王的话题正投淳于髡的所好,顺着这个话题,淳于髡要开始展开攻心术,履行对朋友的承诺了。
“事情很糟。楚国太顽固,自恃强大,满脑子想以强凌弱;而薛呢,也不自量……”
话题有意识地流动,谈到薛,但不露痕迹。
闵王一听,马上就问:“薛又怎么样?”
淳于髡眼见闵王入了圈套,便抓住机会说:
“薛对自己的力量缺乏分析,没有远虑,建筑了一座祭拜祖先的寺庙,规模宏大,却不问自己是否有保卫它的能力。目前楚王出兵攻击这一寺庙,真不知后果怎样!所以我说薛不自量,楚也太顽固。”
齐王神情大变:“喔,原来薛有那么大的寺庙?”随即下令派兵救薛。
守护先祖之寺庙,是国君最大的义务之一。为了保护祖先寺庙就必须出兵救薛,薛的危机就是齐的危机,在这种危机面前,闵王就完全不再计较与孟尝君的个人恩怨了。
整个过程,淳于髡没有提到一句请闵王发兵救孟尝君,而是抓住闵王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最大的弱点,旁敲侧击,点到痛处,令闵王自己主动发兵救薛,实际上却救了孟尝君。淳于髡的旁敲侧击、纵横捭阖之术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得意不忘形,给自己留有余地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生意,这就是做人、做事、做生意的铁定规律,是立身处世的法宝,是纵横商场长胜不败的奥秘。李嘉诚遵循这些规律行事,因此成为一个举足轻重,魅力与实力并存的人物。而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视这些规律,那么,他或许可能得意一时,最终却一事无成,说不定还要栽些大跟头。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
这首《半半歌》,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说它很中庸和避世,有的人说它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境界。不可否认的是,它很值得体味,很有意思,是一种养生的妙法。这种吃饭吃个半饱、饮酒饮到微醺的境界就是半半主义的境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留有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画家画一幅画,一定要把留白算在其中,才是好画;印书,天地格、左右空白,你不能印满,总要留一点余地;做衣服,同样颜色的布料留个一小块,以防衣服破旧以后,可以拿出来缝补;高贵的家庭,三餐煮饭,总要多煮个一二碗,准备随时有不速之客来访。做人之道,就是话不可讲满,事不可做绝,钱不可赚尽。
真话固然重要,然而如果说过头了,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信任和赞赏的心理。话重复得过多,就容易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了对方的能力。于是听得不耐烦了,心理上引起了反感,开始“顶牛”,和你对着干;个性弱一些的也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极抵抗。正所谓过犹不及,话说得过于绝对,也容易失误,更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破坏和谐的友谊。
说在明处,说得恰到好处,见好就收,就算可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达到能够提醒对方的作用,就可使对方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并且最为重要的,对方会感受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从而信心十足。再者,一般人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说话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岂不更好。
对朋友的批评也不要过于明确、“求全责备”,而是要留半句。在不利于朋友接受真话的场合,你对他说了真话反而对他来说认为你是故意给他丢丑。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或者说一半留一半。对方明白过来就行了,不必说得清清楚楚,让其他人听到。
当我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时,更要拿捏准确说话的“度”,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鬼谷子·反应篇》中详细阐述了“钓”人之语的详细方法:“以无形求有行,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就是说,只说一部分话,用含蓄而隐约的语意,而不把话说透,更容易引诱对方说出事实的真相,也就是钓出别人的话。
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的余地,才能长得更大。预留一些余地给他人,因为“山不转那水在转,低头不见抬头见”,别人犯了错误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手下留情,适可而止。即使人有千般不是,也不该斩尽杀绝;分人一杯羹,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别人,总会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就像建筑法中的建蔽率,只准你盖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就是要你留些余地给阳光、空气、庭园,这样才能增加生活的品质。
现代人要时刻保持“半半主义”的弹性。点亮他人,给自己节能,让自己的生活保留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给别人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以求得到更为新颖和丰富的结果。
凡事留有余地,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