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屈原——13少年洞中读《诗经》

屈原(前339——前278),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充满着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不朽典范。屈原满腹经伦,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抱石投汩罗江而死。后人以“端午节”来祭祀他。

在长江三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这里就是屈原的故乡。屈原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在乡里的学堂学习时,表现得特别勤奋用功,他常常第一个到达学堂,每天一放学就回到家里做功课,做完功课,他便一个人吟诵起古人留下的优美诗篇。

可是,有一段日子,学堂放学后,迟迟不见屈原回家,直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回来。屈原的姐姐觉得非常奇怪,究竟怎么回事呢?姐姐每次问屈原,屈原总是神秘地笑笑说:“我现在谁也不告诉。你们放心吧,反正我不会去干坏事。”

听了屈原这样的回答,姐姐心里总不踏实,她决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快要到放学的时候了,姐姐来到学堂门口,躲在校门对面的一棵大树背后。当屈原走出校门时,姐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屈原在前面头也不回,一个劲地向前走。姐姐气喘吁吁地在后面跟着,一直来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天然小山洞口。姐姐见屈原走进了山洞,便在洞口的一块岩石上坐了下来。

可左等右等,好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就是没见屈原出来。姐姐这下可急了,该不会有什么事吧?姐姐壮着胆子摸进了山洞。

姐姐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转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高高的洞顶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孔,一束光线直射下来,底下的一块青石上,坐着一位少年,这正是屈原。

只见他聚精会神地端坐在泉边的青石上,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低声吟咏着。

姐姐站在洞门口,她被洞里的景色以及弟弟吟咏的诗歌迷住了。直到夜幕降临,洞里一片朦胧时,她才轻轻地喊了一声:“弟弟!”

屈原被竹简的内容深深地迷住了。听到有人在喊,吃了一惊。当他看清站在洞门口的是自己的姐姐时,便笑着向姐姐迎了上去,“姐姐,我读的都是咱们楚国的民歌,美极啦!可老师不许我们在学校里读。再说,这里的环境也和诗歌一样美,所以……”

“你得向家里说一声啊!”姐姐轻轻地责备了一句,又说:“现在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吧!”姐弟俩手拉手一块走出了山洞。从那以后,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都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就这样,持之以恒,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并为其后来成为一代文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长大以后的屈原,成为通晓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他看到楚国日趋衰落,主张对政治进行一番整顿革新。他所提出的革新主张,也触犯了那些旧贵族的利益。所以他遭到了楚国旧贵族的忌恨。他们对楚怀王说了许多屈原的坏话,造谣说屈原太自高自大了,根本不把楚王放在眼里。楚怀王是个刚愎自用的人,听了谗言不禁怒火万丈,立刻撤了屈原“左徒”的职务,把他降为只管王室祭祖事务的“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国景、昭、屈三家贵族),改革也被勒令停止了。

此后屈原不断遭到贬斥,最后竟被放逐到汉水北岸,永远不许回到楚国首都郢。这两件事给了屈原重大的打击,他把满腔悲愤写成诗歌表达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天问》和《离骚》。《天问》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向天控诉不平。《离骚》的“离”,是受离间的意思;“骚”,是忧愤和不满。全诗三百七十三句,叙述了屈原的家世、才能和治理楚国的理想,怒斥了楚王的昏庸和贵族们祸国殃民的罪行。他在诗中表示坚决不和腐朽势力妥协:“迹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还表示至死保留自己的节操,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同前圣之所厚。”为了表示自己的精神和肉体永远是清白的,他三次到故乡的条溪边去洗濯他的帽缨,这个溪以后便被叫做“濯缨泉”。人们还在当年屈原站立的地方,建造了座桥,桥名“濯缨桥”。

郢都被秦军占领后,屈原悲愤欲绝,决心以死来表达他的爱国爱民之情。终于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这天,他怀沙抱石,投进了波涛滚滚的汩罗江。这年他六十二岁。

屈原是为国为民而死的,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怀自己的诗人。汩罗江边的人民,听说屈原投江自杀了,划着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地赶来搭救。他们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大家只好划着船只,又归回家乡。从此,形成了每年一度的竞渡风俗。后来,一般的船只又装饰成龙舟,便又叫做“龙舟竞渡”。这种水上游戏在后来的江南地区十分盛行,场面非常热闹。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每当端午佳节,南方大部分地区人民还兴致勃勃地参加“龙舟竞渡”。

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人民对屈原的追怀。据说在东汉时候就已开始了。南北朝时写的《续齐谐记》里说,这本是楚人对屈原的一种纪念方式,原来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后来,据说东汉有个人叫欧间的,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对他说,每年投放给他的筒米都被蛟龙偷吃,假如能用粽叶包上米,再以五色丝线捆上,投入水中:蚊龙就吃不着了,因为它们最怕五色丝线。此后便开始用这种方法祭祀屈原,而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也就由此相传下来。

人民对屈原的追怀,还表现在为他修筑坟墓和祠堂上。据说屈原死后,汩罗江一带的人民,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屈原经常吟咏的土筒山上,修建了他的衣冠冢。为了防止秦兵和奸臣们的破坏,屈原的衣冠冢共造了十二座。每一座坟前都有“三闾大夫墓”的石碑,使那些打算破坏的人混淆莫测。后人在屈原故里还修了屈子祠。有一幢金碧辉煌的庙,还有十三幅追溯屈原生平事迹的素色泥雕图像。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这些古迹进行了多次大修,如今成为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最好场所。

屈原是一位伟人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共23篇。同时,他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位教育家。屈原的教育思想在先秦诸家教育思想中很有特色,热爱祖国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培养优秀的品德是其长久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品德包含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崇尚内美的情操、对自然社会的探索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而诗乐融合是其教学形式的方法。楚地独特的文化也造成了屈原教学思想的特点,即突出的忠君思想、教育的贵族色彩和传授知识的地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