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爱读书的孩子更聪明
- 怎样帮助孩子爱上阅读
- 王凯编著
- 2174字
- 2015-04-15 17:18:21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聪明程度取决于左脑和右脑的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结的数量。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结的数量越丰富,网络越庞大,人就越聪明。人在3岁到12岁期间建立这种联结是最旺盛的,其中5~8岁是顶峰期,几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青春期以后就被稳定下来,而后变得缓慢。
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结的数量又取决于周围的环境,环境越丰富,神经细胞受到的刺激越多,建立的联结也越多。儿童学习的速度就越快,效率也迅速提高。因此在儿童5~8岁的时候,为他们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尤为重要。阅读,博览群书是促进左右脑这种联结最有效的手段。孩子们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接触到最广泛的知识,联想出无穷丰富的画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
正因为功课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很艰难,所以我们更要鼓励他们去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这就好比让一个在封闭的屋子里干活干久了的人,到鸟语花香的园子里散散步。否则,他们对于学习的理解将是枯燥和无法忍受的。有些孩子不是不聪明,而是开窍较迟。用教育学术语说,是思维暂时处于沉睡的状态。那么,怎样唤醒思维,使他们蕴藏着的聪明苏醒过来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多读有趣的课外书。
当孩子怎么努力也解不出一道别人看来很简单的数学题时,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做的——他说:“孩子,放开吧。你先看看这本漫画书,回头再来想。”苏霍姆林斯基有个叫费佳的学生,算术应用题和乘法很差,于是苏霍姆林斯基为他搜集一套书籍给他阅读,到了五年级,费佳成绩赶上来了,六年级还参加了“少年设计家小组”,后来成为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师。
为什么读书使人聪明呢?美国教育家施道弗研究证明: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用于思维。
有关科研机构根据大量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大凡是文理兼修、学习轻松的中学生,都是在小学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课外书籍有着浓厚兴趣的人。人的大脑好比待垦的荒地,广泛的高品位的阅读,使它成为沃土,只有在这样的沃野里,才有可能长出参天的智慧之树,结出丰硕的知识之果;仅抠教材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无疑是贫瘠的盐碱地。即便现在的考分很高,他的将来也很难乐观。那些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苏霍姆林斯基)、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如此。所以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我从来没有、一次也没有给这样的学生(后进生)补过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我只教他们阅读和思考。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苏霍姆林斯基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可能都有这种经历:天天紧跟在某些薄弱生后面,反复讲解或默写,多次重复后即使这些孩子能解决某些练习题或默写词语,但一段时间(有时可能一天都不到)后,他们便忘得一干二净,令人苦恼。那就让我们的孩子走进阅读吧,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的经验会给我们带来启发。
(1)阅读使人获得知识。
每个人都时时需要知识,时时需要阅读。背书包的年代,除了读课本以外,也读《黑猫警长》,读《数理化自学丛书》,读《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你的课程学习需要有课外阅读的辅助,因为你面对的世界是那么浩瀚,你所需要的知识远不止于语文,数学和其他课本所讲的。一般而言,在学生阶段,你仅仅学到了一点最基本的知识,或者说,它仅仅为你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离开学校,你才知道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更何况,过不了几年,你在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也可能变成老朽,需要更新了。所以,中学或者大学毕业后的路怎么走,书本会及时指导你。
我们的人生是如此丰富,每个人所需要的知识是那么广博,没有哪位全能的导师可以完全指点,只有请教记尽古今事的书籍。在那里,有人学到健康知识,有人云游世界,有人获得相夫教子的诀窍,有人领略到修身齐家的道理,更多的人则吸收了新的知识与技能。大到确定人生观,掌握专业知识,小到如何理解一个字的含义,怎样烧麻辣豆腐;远到仓颉造字的故事,近到昨天的体育赛事,无一不在书本的覆盖之内,无一不能从阅读中知晓。我们应该因此而由衷地感谢阅读,感谢书本。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学术论著使人摆脱愚昧无知,而文艺著作使人摆脱粗野和庸俗”。的确,书这种东西,只要是内容健康的,无论高雅还是通俗,无论是潜心研读还是顺手翻翻,都会给人以知识的力量。
(2)阅读可以开阔人的眼界。
唐朝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讲出了一个朴素的哲理: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站在更高的地方。要想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就必须不断地学习知识,提高自己。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说明,喜爱读书、知识广博的人,可以使自己变得明智、灵秀、周密、庄重、善辩,从而使自己的人生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眼界在阅读中开阔,开阔为知行服务。”通过广泛地阅读,把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以实践来检验知识的正确性,那么眼界就会随着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