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花洞 蕴美石花,洞容天下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境内,是中国第一座以岩溶洞穴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地质公园。石花洞景区自然景观奇特,洞内沉积物分布密集,类型齐全,数量繁多,有滴水、流水、渗透水、停滞水和飞溅水五种沉积类型,四十多种沉积形态。洞中大量的月奶石为国内首次发现,石旗、石盾、石幔是中国洞穴沉积物的典型代表。
北京的地下明珠
石花洞发育在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中,是岩溶洞穴的典型代表。钟乳石以碳酸钙成分为主,经专家审定认为,几乎囊括了岩溶和洞穴文献中所描述过的全部沉积物形态类型。既有我国南方洞穴中常见的滴水、流水、水塘沉积形成的石笋、石柱、石瀑布、石幔、月奶石、晶花等,又有北方洞穴中常见的毛细水、渗透水、裂隙承压水沉积形成的石枝、石花、石盾、朵状石花等精美壮观的景观。
石花洞被地质专家称为“北京的地下明珠,岩溶形态的殿堂”,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同志亲自为石花洞题词“地下地质奇观溶洞博物馆”。经岩溶地质专家在石花洞十年的研究发现,石花洞中的石笋微理层记载了自公元前665年至1985年以来2650年的北京夏季逐年温度,所以被称为“千年温度计”。由于石笋年层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年代,因此又称为“天然时钟”。
石花洞牌坊
滴水形成的地质奇观
进入石花洞的第一个景观就是由滴水形成的石笋。外形像是一头狮子,在此迎接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景观取名“雄狮迎客”。在石狮的旁边有尊石佛,是地藏王菩萨,佛像石座底部有石刻说明,是圆广和尚在石花洞定居修炼十年后于1456年筹资雕刻的,并同时在洞口上方的石崖上雕刻了九尊佛像,连同地藏王菩萨正好是十尊,所以当初石花洞又叫“十佛洞”(石佛洞)。
在石花洞二层主洞,有一处形似一棵柳树的自然景观,石柱形似树干,树枝是由洞顶垂下的石钟乳和石幔形成的。这是由滴水、流水沉积形成的,景观非常形象,故取名“玉柳垂荫”。
顺着“玉柳垂荫”抬头向上看,在洞顶上悬挂着的是洞中最大的石钟乳,这处石钟乳是由滴水和流水沉积形成的,由洞顶向下生长、巨大的石钟乳高18米、宽3米,形似一个倒悬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故取名“火炬倒悬”,为洞中奇观之一。
石花洞的第四层分为西厅和东洞,东洞以“鹅管”最具代表性。鹅管是滴水沉积形成的。洞顶渗水下滴速度较慢,水滴在悬挂状态时,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溶液变得过饱和,此时碳酸钙析出,并在水滴表面结成一个薄薄的晶膜,而后水滴因自身重量坠落,晶膜仅在与洞顶连接处沉积下来,形成一个环,其直径与水滴直径相似。下渗水不断供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细长、中空、洁白的钟乳石,称为“鹅管”。
玉柳垂荫
白玉银旗
停滞水形成的景观
洞中饱含重碳酸钙的洞底积水,由于受气压,以及洞内温度的变化影响,使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产生了各种形态的沉积物,形成了结晶石花、云盆、月奶石等景观。
石花洞的第二大厅有一个漂亮的“荷花池”,盛开着朵朵“莲花”,在地质上称为“月奶石”。月奶石外表坚硬,里面是柔软的粉末状物质,月奶石是由池水沉积形成的含水量高、乳白色、可塑性强、乳酪状碳酸钙,其沉积结构有蜂窝状、丝状、丝状与蜂窝组合状,专家们认为可能与细菌作用有关。月奶石是1982年在北京石花洞内首次发现的,专家用碳14和轴系测年测定,这些月奶石有3.4万年的历史,为洞内第一大奇观和全国之最。
“云盆”是在洞内凹陷池塘中,由滴水、飞溅水、停滞水共同作用沉积碳酸钙形成的。从池塘析出的沉积物称“池塘沉积”,在池塘的水位线附近,由过饱和水中析出的碳酸钙边框称为“边石”,可以指示过去水塘中水位停滞的高度。在水面上漂浮着几毫米的薄薄的冰片状产物,称为“水钙膜或穴筏”。在水位线以下,结晶成各种形态的方解石晶簇和水下石葡萄,如穴珠、穴饼、池中晶花。
流水形成的地质奇观
岩溶洞穴的流水沉积主要形成了石旗、石幔、壁流石和石瀑布等景观。石花洞的第二层大厅厅堂高阔,景物众多。“竹篱茅舍”景观就是壁流石的典型代表。它的外边很像茅草房,墙壁是由一捆捆的竹子扎成的,中间还有一根藤条穿起来,房子的左面是一扇门,好似一幅田园景象,故此取名“竹篱茅舍”。这是流水沉积形成的,在地质学上称为“壁流石”。
第二层的一个支洞就是洞内最大的石瀑布,它是由流水在坡面上沉积碳酸钙而形成的,饱含碳酸钙的上部流水沿着洞壁裂隙向下腾泻。这道石瀑布高10米、宽20多米,现在能看到的只是瀑布的三分之一,是洞内最大的石瀑布,形似水流翻腾而得名“腾流瀑布”。
来到西支洞银旗洞府的最高处,就会看到洞顶上垂下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钟乳、石剑、石旗,洁白如玉,质地纯净,取名为“白玉天篷”。洞顶最壮观的是石旗,高为2.18米、宽为1.1米,是由洞顶的滴水、片状流水协同作用沉积形成的。石花洞的这面石旗因水中杂质少,结晶慢,所以通体透明,纯如脂,白如玉,故名“银旗”。
擎天鸳鸯柱
位于第二层与第三层交界处,景观由两根粗细均匀、雄伟壮观的石柱组成,石柱是由石笋和石钟乳相连形成的,高度12.6米,是洞中最高的石柱,它们形态相似、成因相同、年代相近,故而合称“擎天鸳鸯柱”。
腾流瀑布
龙宫竖琴
石幔群又称“石帷幕”,是由滴水、线状流水、片状流水依洞壁沉积碳酸钙形成的。石花洞内最大的石幔群高10米,宽18米,由540多片石幔组成,称为“龙宫帷幕”。
毛细渗透水形成的地质奇观
石花是由洞壁的渗透水、毛细水协同作用沉积形成的。石花洞中被称为“火树银花”的一片石花分布在长30米,宽3米多的范围内,几乎全部都是洞壁上的石花、石毛、石枝、石菊花、石葡萄,形成了形态多姿的各种石花景观。
石盾是一个比较奇特的景观,在其他溶洞是见不到的,可称石花洞一绝。洞壁有裂隙,水不断从裂隙中渗出,形成了多枚石盾。挤压水中,二氧化碳逸出,水变为过饱和积水,不断扩张,沉积形成石盾,在石盾顶部有卷曲石,底部滴水沉积了大量的石钟乳和鹅管。在石花洞中,大大小小的石盾有220枚之多,被称为盾的“王国”。石花洞中最大的石盾高1.2米,直径2.6米,是由裂隙承压水从裂缝中流出时沉积碳酸钙形成的。从裂隙口开始并向外呈环形逐层生长,形成上下两个盾板面;若水流较大,从石盾边周缘裂隙口流出的水,可向下再形成石钟乳或石幔。
石花
石盾
石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