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绎旨此为著者1980年所作短文。

儒家孔门之学是一种什么学问?它显然不是自然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乃至亦不是人生哲学,如有些人所指说的那样。哲学philosophy出于西洋人爱智的精神,向外在世界求知,其所以产生科学science者正在此。说科学虽不限于自然科学、物质科学,而一般恒指目乎此。

然而在东方如印度如中国,从古以来的学术风气恰别是一路。他们都在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而致力于生活修养。例如印度的佛家以及其他许多教派,中国的老庄道家和儒家孔孟,皆其代表昭著于世。他们往往不悖于科学家之所发明,或有所启发于科学家,但治学方法彼此不同,自是主要的根本的。尤其错误的事,是把他们切己修养之学当做哲学空谈来讲而不去实践,真是一大嘲弄!

当然贵在实践的孔孟之学、老庄之学都涵有其宇宙观人生观,亦即他们各自的哲学。但这皆是其副产物。副产物岂能独自出现和存在?!

今且就通行的《论语》一书看一看儒家孔门之学究是一种什么学问,然后再取证于《孟子》一书,以见吾说之正确可信。例如:

(一)孔子曾自道其生平为学的经过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这些话上,首先证明了我们上文所说孔子一生致力的学问非他,就在自己生命和生活的向上进步提高,没有错。其各个阶段,不正是次第不同的进境吗?然而我们却不可盲从往昔学者,就字面上推度来解说各阶段的涵义,例如,“六十而耳顺”竟然解说是什么“声入心通”。认真来讲,孔子本人当其学问达到先一阶段时对后一阶段亦还不尽知晓,旁人又岂能知得?我们应当谨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教训,对于“三十而立”,只晓得在说三十岁那时节,何谓“而立”?立个什么?全然不晓。同样地,“四十而不惑”的“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的“耳顺”,“七十而从心不逾矩”的“从心不逾矩”,我们对每一个字虽都认得,但构成一句话了,却不晓得这话的内涵意旨。

末后要总结地说:虽然此刻我们对于孔门之学所知甚少甚少,却切实掌握着此学根本性质的一点,即: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和生活,而不是其他。

试展看全部《论语》不难列举出好多文句为此一结论做证明。

最好莫过于从颜回一称颜渊者来取证,因为他是孔门中最为老师赞赏的好学生。例如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季康子同样的询问,所作答语亦同。)此外《论语》书中孔子赞赏颜回的话还很多,不备举。却亟需注意者是颜回,所以为老师所赞赏者不是其他优长,只在“不迁怒”、“不贰过”两点。何谓不迁怒?何谓不贰过?我们切不可如后儒凭着推想猜度来加以解说。孔门高才如子贡尚且深深敬服颜回,说“回也闻一以知十”,他自己仅仅“闻一以知二”。不迁怒、不贰过,自是颜子的卓越造诣,乃为孔子所特别提出来赞赏,世有好学深思之士只应参究体认,不应轻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