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话故事(1)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 郝勇编著
- 5455字
- 2014-12-10 22:22:46
开天辟地
相传,天地本来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鸡蛋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于是黄帝就派遣龙驹下凡开天辟地,那就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大神。
盘古在鸡蛋里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当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时,心里憋闷得慌,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捅破这个大鸡蛋。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结果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但是天和地总是想合在一起,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推向天空,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感到疲惫不堪。盘古最终累坏了,他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光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个日月山川,人类万物。可是他实在太累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
他从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鸣,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手足和身体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四方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头发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变成了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润的珍珠、温润的玉石等,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就连他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他眼睛的闪光变成闪电。他一欢喜,就是丽日晴天;一恼怒,天空就乌云密布。他睁开眼睛就是白天,闭住眼睛就是黑夜。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
从此便有了整个世界。
盘古开天辟地,先是睡了一万八千年,孕育了自己高大的身躯,才把天地分开;后来又用了一万八千年,才使天和地的结构趋于稳定。没有这三万六千年的修炼,我们很难想像盘古何以能够开天辟地?
神话是人编的,而透过神话可以说明一个道理: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只有经过了这个过程,事物才能最终发展。我们不能超越这个过程,更不能无视这个过程。正是盘古三万六千年的修炼,才使得他不断壮大,才使得他有足够的能量开天辟地。如果没有这三万六千年,也许开天辟地的将是另一个人。
巨灵治水
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地上仍有洪水泛滥,泛滥得最厉害的就是黄河。黄帝眼看老百姓受苦受难,心里非常着急,日思夜想,想要寻找一个能干的人把黄河治理好。
后来黄帝决定亲自出巡,四处寻找治水之人。这一天,黄帝来到汾水边,在距离龙门山不远的地方,黄帝遇到一位名叫巨灵的神,又叫“九元真母”。这位巨灵的本领很大,能够移山倒海,造山出水,世间生物见了她莫不落荒而逃,就连山川间的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也都匍匐在她脚下,在路上老远看见她也都尽量避开她。她住在汾水岸边一个巨大的岩洞里,每天吃石头,喝岩浆,以至于山洞越来越大。巨灵的呼吸影响着汾水的潮涨潮落,当她吸气时,汾水都被吸进她的洞府里,于是汾水就落潮了,而当她呼气时,洞里的水又被呼出去,于是汾水就涨潮了。
黄帝看了巨灵的本事很高兴,心想:终于找到能治水的神了。于是黄帝就召见巨灵,对她说:“黄河多年来一直泛滥,伤害了许多无辜的百姓,你的本事很大,你去把黄河治好吧,到时候赐你上天任神职。”巨灵听了很高兴,虽然她本领很大,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没想到却被黄帝看中,终于有机会上天做神仙啦!当下连忙跪谢道:“臣遵命!臣若治不好黄河,甘愿永世不出汾河一步!”
巨灵奉命治理黄河,心里虽然很高兴,可是她却根本没把黄河放在眼里,心想,凭着自己移山填海的本领,一条小小的黄河算什么?于是她展开腾云驾雾的本事,飞到九千米高空,俯瞰大地,观察黄河泛滥的原因,她发现洪水之所以流不出去,主要是因为华山挡在中间,水流不畅通,只好四处寻找出路,于是便产生了滔天的洪水。巨灵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症结所在,于是飞身落在华山北面的首阳山上,首阳山被她震得地动山摇,几乎要塌下去,待她飞越崇山峻岭,终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角度时,便对华山展开进攻。
只见她举起手臂,一只脚落在左面的山峰上,一只脚落在右面的山峰上,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华山狠命一掌劈下去,霎时间,风云变色,只听哗啦啦山石滚动有如潮水,山上的巨木细草、奇花异卉无不四处飞溅,伴着横空的乱石飞沙落到黄河里。滚滚烟尘中,各种野兽惊恐万状的吼叫回荡在天地间,说不出的可怕。华山被劈开了,黄河没有了华山的阻挡,发了疯一般从新开的河道滚滚而去,那巨大的水流声震耳欲聋,无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被那滔滔河水卷走,一直向东奔腾而去。
巨灵见黄河找到了新的出口,心想:“终于完成任务了。”于是她回到汾水,信心十足地等待黄帝让她做天神。但是,巨灵想得太简单了,华山劈开后,虽然黄河找到了新的出口,但是洪水并没有因此而退去,甚至连黄河的疏导巨灵都没有完成。黄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把巨灵狠狠批评一通,然后对她说:“你空有一身本事,连一条黄河也治不好,哪有资格做天神,你还是呆在你的汾河永远别出来吧!”从此以后巨灵就一直呆在汾河,再也没有离开过。
所有的事物都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问题,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所以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巨灵最初其实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可惜做得不彻底,没有完全弄清楚情况,也不知道造成洪水泛滥的真正的根源是什么,于是凭着一身神力,妄想通过劈开华山来解决问题,只是抓住了次要矛盾,却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
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学会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问题的核心也就解决了。当然,抓住了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只有在解决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很好地解决次要矛盾,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才可能圆满解决。
女娲造人
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她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她神通广大,能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70样东西。
女娲滑行在大地上,在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创造狗,初三创造羊,初四创造猪,初六创造马。她热爱树木花草,然而她更加陶醉于这些她所创造出来的更活泼、更富有朝气的鸟兽虫鱼。但女娲认为这些创造还算不上完整,鸟兽虫鱼的智力远远不能使她满足。她要创造出比任何有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灵。这样,世上就会有了能主宰和管理万物的生命,野兽成群、飞禽成帮,世界也就不会寂寞和荒凉了。
初七这一天,女祸沿着黄河滑行,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不禁高兴起来。她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好多的泥人。这些泥人几乎和她一样,只不过她给他们做了与两手相配的双腿,来代替龙尾巴。女娲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那些小泥人便被灌注了活力,“活”了起来,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东西,女娲称他们为“人”。女娲在其中一些人身上注入了阳气——自然界一种好斗的雄性要素,于是他们就成了男人;而在另外一些人身上,她又注入了阴气——自然界一种柔顺的雌性素,于是她们便成了女人。这些男男女女的人们围着女娲跳跃、欢呼,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女娲想让人们遍布广阔的大地,但她累了,做得也太慢了。于是,她想出一条捷径。她把一根绳子放进河底的淤泥里转动着,直到绳的下端整个儿裹上一层土。接着,她提起绳子向地面上一挥,凡是有泥点降落的地方,那些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女娲看看已经造得差不多了。就把造出来的人分成二等。用手捏出来的数量少,个子大,叫他们当大人物,用绳子拉出来的数量多、个子小,就叫他们做小人物。女娲就这样创造了布满大地的人们。
现在,世上的人,凡是当官的大多都是身大体胖,平头百姓差不多都个子瘦小;男人土和得多一点,所以在身上可以揉出泥条条来,女人水和得多一点,所以流眼泪特别多。人的身上,仍旧带有五种颜色,黄的是皮肤、红的是血、蓝的是须眉、黑的是眼珠、白的是牙齿。
为了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让男女互相配合,生儿育女,使人类能繁衍至今。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的照顾我们免受天灾,因而被人们称为人类始祖——“女娲娘娘”;她为她创造的人们的幸福不懈地付出,努力着,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因此,她的名字被后人铭刻在心上。
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是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女娲在最开始造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可以有更快的方法,所以“捏泥人”捏得很慢,直到她终于累了,才想到了有更好的更简洁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看上去很难解决,其实往往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难,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就可以省时省力,节约许多时间干其他的事。
钻木取火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不会使用火。人们住在大岩洞里,生吃猎获的飞禽走兽,穿着动物的皮毛抵挡风寒。后来,人们发现雷电烧着树木引起森林大火之后,那些被烤熟的野兽的肉非常可口,而且很容易咀嚼,老人和小孩子也可以吃,吃了之后很少再感染疾病了。于是人们开始把雷电烧着的树木小心翼翼地带回岩洞,不断地添加柴火,使火能够烧得更久一些。人们又学着把打回来的野兽都烤熟了再吃,冬天,人们也不再害怕寒冷了。但是火种很不容易得到,也很不容易保存,一旦火种熄灭,人们需要等很久很久才能重新找到火种,如果能随时取火该有多好啊!
那时黄帝身边有一个叫“隧人氏”的人,非常聪明,他见黄帝为了寻找可以随时取火的方法急得头发胡子都白了,很为黄帝担心,因为黄帝是万民之福,没有了黄帝,老百姓的日子可就更加难过了。于是他开始思索该如何帮助黄帝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隧人氏想啊想啊,想了很久,可是一点头绪也没有,心里可着急了,可是越着急越想不出办法。隧人氏心里很难受,这天,心情烦闷的隧人氏走进一座大森林,想寻找一点食物。为了想办法取火,他已经好几天没出来打猎了。可是今天隧人氏的运气坏透了,走了大半天连只兔子也没看见,眼看已近晌午,隧人氏饿得头昏眼花,正当他垂头丧气想要坐下来先歇一会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笃笃笃”的声音,隧人氏抬头四处张望,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啄木鸟正停在一棵老树上捉虫子,隧人氏高兴极了,连忙举起弓箭,瞄准了啄木鸟正要放箭,奇怪的事发生了。隧人氏看见啄木鸟在那棵老树上钻了一个很深的洞,洞里竟然有烟火冒出来!隧人氏忘了放箭,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着那只啄木鸟,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用坚硬的东西在干枯的树木上使劲钻,是不是也可以生出火来呢?
隧人氏被自己的想法激动得手舞足蹈,也顾不得射那只啄木鸟了,赶紧找了一块狭长的石头和一根枯木,使劲钻起来。钻了好久好久,终于冒出了一丝烟火,隧人氏知道自己快要成功了,兴奋让他忘记了饥饿。过了不久,果然,木头燃烧起来了!
隧人氏拿着烧着的木头跑回去,把他的发现告诉了黄帝,黄帝非常高兴,对他说:“聪明的隧人氏,我该拿什么来赏赐你呢?你的功绩将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因为你的发明实在太伟大了!”隧人氏站起来刚要说话,忽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原来他又饿又累,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黄帝连忙叫人端来一碗汤给他喝下去,隧人氏才慢慢醒转了。
后来,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木柴要选择品种,还要随着季节变换而变换木柴品种,才能钻出火种。黄帝就让隧人氏专门负责全国的钻木工作,各地负责钻木的官员都听命于隧人氏。他们负责常年选用能钻出火的木柴。如春季钻木取火必须选用干榆木、干柳木;夏天必须选用干枣木、杏木、桑木;秋季选用柞木、樽木;冬天选用干槐木、檀木。等等。
钻木取火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火的使用,是人类最终形成的标志之一。
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是隧人氏能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他来说,钻木取火的发明,并不是灵机一动不费吹灰之力的。因为日日夜夜琢磨这件事,同时又比较善于观察,所以才能有所发现。试想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就算看见啄木鸟啄木啄出火来也未必会有所发明。而隧人氏则不同,他时时留心,处处观察,正是这种精细使他获得了成功。
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时刻留心周围的事物,审思之,明辨之,我们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一个成功的人,必定是一个心思细密的观察家。
夸父追日
远古时代,在我国北部,有一座巍峨雄伟的成都载天山,山上住着一个巨人氏族叫夸父族。夸父族的首领叫做夸父,他身高无比,力大无穷,意志坚强,气概非凡。那时候,世界上荒凉落后,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本部落的人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大旱。火一样的太阳烤焦了地上的庄稼,晒干了河里的流水。人们热得难受,实在无法生活。夸父见到这种情景,就立下雄心壮志,发誓要把太阳捉住,让它听从人们的吩咐,更好地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