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年: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讲完和氏璧,让我们继续回到刘邦的故事。
刘邦进入咸阳后,感觉是乡下人进了城,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繁华的景象,秦朝的穷奢极欲一下子震撼了刘邦以及那群一起从苦日子奋斗出来的弟兄们。所有人都开始疯狂的抢东西,抢财宝,刘邦军一时陷入了混乱。
最可怕的是,连刘邦自己也陷入了混乱,他以为自己第一个进了长安就可以真的当关中王了,他忘了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和章邯刚刚投降的三十万大军就在函谷关外不远看着他。
幸好刘邦军中还是有理智的人的,第一个就要数萧何。
萧何作为刘邦的第一政务大臣,眼观独到,在所有人都抢财宝的时候,独自收起了秦朝留下来的所有图书典籍。这些典籍记载了天下的地形户口与强弱,是极为珍贵的宝贝,为刘邦以后的争霸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古时候由于技术有限,做地形的整理和收集非常困难,根本不是一个地方诸侯可以做到的,也只有秦朝这样统一的大国家才能有这种资料,刘邦白白得了它们,便宜占的大了。
除了萧何以外,张良张子房当然头脑也是清醒的,明白现在的危机,他看到刘邦有意留下秦宫的这些宝物和美女,就和樊哙一起劝刘邦:“沛公到底是要享有天下呢,还是只要当一个富翁啊?这些秦朝遗留下来的宝物都是秦国亡国的原因,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快还军霸上,不要再留在这儿了。”
樊哙是个内心很单纯的人,刘邦这群兄弟里关系最好的是卢绾,但是最敢在刘邦面前说话的却是樊哙。张良动员他来劝刘邦,也是很考究的,其他人只怕都不敢开这个口。而樊哙不但和刘邦沾亲(樊哙的老婆吕须是刘邦老婆吕雉的妹妹),还心直口快敢直言劝谏,是最好的选择。从这些小事上都能看出张良的智慧,知道劝谏君王这种事情也不是一味苦劝就是最好的,关键时刻还要有些技巧,古往今来苦劝君王最后弄死自己的人,比如龙逢比干田丰什么的,倒是成全了自己直臣的名声,流芳千古,可实际效果没有达到,全成了悲剧。相比较之下,张良要高明的多。
当然,张良高明还高明在选了刘邦这么个听劝的主,像项羽那样的,只怕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没有用。
刘邦采纳张良和樊哙的建议退出咸阳,驻军霸上。
刘邦回到霸上后,一改之前在长安的颓废,开始励精图治,先召集了诸县的长者和豪杰,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朝最不得人心的地方就是他们苛刻严酷的法令,这些法令虽然让秦朝一步步走向强大,但随着愈演愈烈,也让他们逐渐失去了人心。现在刘邦最大化的简化法律,给百姓自由,收买民心的意图非常明显。
关中的百姓听说之后,把刘邦喜欢的不行,争相给刘邦军送粮食和牛羊,刘邦心里高兴的开花,但表面上又装着死活不要,说:“我们粮食多,不想劳烦百姓。”这下关中百姓更加喜欢他,唯恐他不能当关中王。
从这些举动中,我们看到了刘邦的野心,虽然他知道以项羽的实力和霸道,是不会让他当关中王的,但他还是没有完全死心,想通过收买民心来做一定的努力。
此时项羽已经平定河北,带着诸国的军队一起西入函谷关。项羽大军加起来有接近七十万之多,极其庞大,组成也很复杂,项家军只占一部分,还有诸国的部队和章邯的降军。
项家军还好,诸国的部队中有好多人都曾经在关中戍卫,那些关中原有的秦军一般都会虐待他们,所以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如今这些曾经作威作福的大爷变成了降军,原来那些受欺负的人顿时就感觉翻身做主人了,开始反过来去欺负秦军。
投降的秦军被欺负多了,开始抱怨:“章邯将军骗我们投降诸侯军,如果能够入关破秦那是最好,如果不能,这些诸侯把我们带回关东,而秦朝的人又会杀光我们的父母妻子,怎么办?”
投降的秦军这股骚动越来越厉害,慢慢的传到了项羽耳中。项羽听说刘邦先进入咸阳,心里非常急,急着也要去咸阳,可秦朝降军这些事情又搞的他军心不稳,难以开拔。项王心里一横,也是脑子一犯浑,心想:“这些人管不住倒是祸事,还不如直接杀了,一了百了,反正我也不缺他们,光带着章邯和他的两个手下入关就好。”
于是章邯投降的秦军三十万,直接被项羽被坑杀了二十多万,只留下了一点点。
项羽这是走了一个大昏招,即将要进关中,却杀了二十多万的关中子弟,这是人为的给自己制造麻烦,和刘邦在关中极度收买人心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楚汉之争还没有开始,他就先输了人望和民心。
本来项王大败王离,在争天下的路上已经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可是这一下却又给自己重重的抹了黑。当年武安君白起在长平坑杀赵军四十万,之后直到死都后悔,如今项羽也不遑多让,注定是没有好结果的。真正的君王虽然都心狠手辣,但往往是对自己的个别对手,从来不会拿这么多无辜的人开刀,人在做天在看。
项羽是个英雄,但如果他真做了皇帝,肯定也是和隋炀帝一样的暴君。其实他不止坑杀了这一次,破城之后屠城向来是项羽的习惯。中国人不知道是出于同情失败者,还是感叹项羽的悲壮和举世无双的本领,歌颂了他两千年,其实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我们歌颂,很值得思考。相反,刘邦虽然很无赖很小人,但他确实给人民带来了幸福、带来了盛世、带来了稳定,如果说做小人可以造福全天下的百姓,那这个小人做的是否也很值得歌颂呢?到底是带来灾难的英雄更伟大,还是带来幸福的小人更伟大?
除掉投降的秦军后,项羽带着四十万大军准备进入函谷关,却突然发现函谷关上有人把守,不让他进。而且镇守函谷关的居然不是秦军,而是刘邦的军队。
原来,刘邦想当关中王有点儿想疯了,听说项羽已经打算封章邯为雍王了,心里非常急。因为雍就是关中的意思,项羽的意思非常明显,刘邦想当关中王,没门。就在这个时候,也不知哪个浑人给刘邦出了主意,既然项羽不想让沛公当关中王,那我们就不让他进来呗,函谷关是天下雄关,易守难攻,定能挡住项羽。
头脑发昏的刘邦一时没想明白,居然就真的派兵防守函谷关了。
函谷关是非常难打,古往今来是没有几个人能从东面打进来,但此时两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刘邦仅仅有十万人,还刚刚入关,屁股都没有做热,根本没有时间做详密的防守准备。而项羽坑了秦军之后还有四十多万人,都是在钜鹿大胜过的精锐部队,战斗力极强,加上项羽本身天下无敌的勇武,小小函谷关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果然,项羽轻松攻破函谷关,对刘邦防守函谷的做法非常恼火,在谋士范增的劝说下,想趁势一举击破刘邦的部队,以解心头之恨,也顺道除了后顾之忧。
此时的刘邦完全没有办法和项羽对战,如果开战,必定瞬间全灭。
范增是项羽帐下的第一谋士,项梁死后,项羽尊称他为“亚父”,在楚军中还是很有话语权的。范增极具智慧,和陈平一样算是当时天下一等的谋臣了,当然比起绝世的张良还是差一些。项羽能够成就一时的霸业,范增功不可没。
范增听说刘邦进入咸阳之后非常收敛,没有要秦宫的财宝和美女,还还军霸上约法三章,马上看出了刘邦的野心,如果让他壮大起来必然会成为大敌,所以要尽快解决。
此时刚好刘邦手下出二五仔了,他的左司马曹无伤觉得项羽实力更加强,想通过出卖刘邦来在项羽手下混个差事,就偷偷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占有关中,是想独占珍宝称王,还要让子婴做相国。”
刘邦有什么想法他曹无伤是绝对不会知道的,更加不可能让子婴来做相国,这个谎言其实水平有些次,但范增急着让项羽尽快击破刘邦,就假装相信,劝项羽出兵,项羽听了以后果然大怒,决定第二天早上就出兵击破刘邦。
范增的谋划倘若可以顺利施行,刘邦的小命立时难保。
只可惜有时候历史就这么凑巧,刘邦手下有二五仔,项羽手下也有,就是他那个亲戚项伯。
叫项伯二五仔稍微有些冤枉,他的人品还是比曹无伤要好的多的,最早他帮刘邦只是为了报恩,后来是没办法一步步的就变成了真的二五仔。项伯年轻的时候游历江湖险些丧命,幸好是也游历江湖的张良救了他一命,项伯一直记着这份大恩要报答。
为了报恩,项伯不顾自己家军队的利益,提前把项羽要袭击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希望张良能够自己先逃跑,保住一条性命。谁知张良听了这个消息之后,非但没有想自己逃跑,反而要设法解决刘邦的危机。
张良先劝服刘邦放弃武力抵抗项王的想法,然后又安排他当夜见项伯。刘邦知道自己的性命现在就掌握这个人手上,就极力拉拢项伯,还和项伯相约要结为儿女亲家。
项伯是个老实人,轻易就被刘邦收买,回军之后对项羽说,如果没有刘邦攻下关中,楚军不可能这么容易进来,函谷关的事情只是误会,还是应该放刘邦一马,否则会失了人心。
有时候项羽的想法真的很搞笑,坑杀了二十万人他都不怕失了人心,这个时候为一个刘邦却怕失人心了,真是空有一身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艺,却藏着一颗优柔寡断的心。
项羽就这样放弃了第二天出击的计划,项伯趁势让刘邦亲自来项羽驻军的鸿门赔礼道歉。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刘项二人决定天下的对决,就从这场鸿门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