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恼人的情绪(3)
- 杰出青少年要培养的75种心理素质
- 李翰洋编著
- 5462字
- 2019-07-19 01:13:20
(二)自我意识增强。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逐渐建立,产生了了解别人内心世界并被其他同龄人接受的需要。他们很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重视他人的评价。正因为这样,他们会将自己隐藏起来。一方面他们觉得自己心中有很多秘密,不愿告诉别人,有一种封闭心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别人能真正了解自己。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陷入惆怅和苦恼,产生孤独感。
(三)自我评价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往往缺少朋友,容易产生孤独感。而如果一个人自我评价过高,往往产生自负心理,看不起别人,他们在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不随和、不尊重他人,很容易导致他人的不满,因此,自负心理严重的人也往往缺乏朋友,感到孤独。
(四)交往缺乏技巧。人际交往需要真诚、需要热情、也需要技巧。有的人因为没有掌握交往技巧而失去朋友或得罪他人、破坏自己的形象。
(五)情绪情感障碍。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中的情绪情感障碍常常诱发人际孤独。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害羞、恐惧、愤怒、嫉妒、狂妄等,其中,与孤独感密切相连的是害羞和恐惧。害羞和恐惧会使人产生逃避行为,从而避开与人交往的情境,离群索居,封闭自我。到了青年期,少年时代人际关系的特点继续发展着。但青年期人际关系发生着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从精神上脱离对父母或成人的依赖,新的友伴关系(特别是异性关系)的协调和适应,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对成人权威的抵触和反抗,竞争和对抗的激化等方面。因而其人际关系具有广泛性、自主性、易变性和异性敏感性等特点。
青少年的孤独感并非一无是处。青春期的孤独是心理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个人开始把自己的兴趣从对外界事物的关注中撤回来,返回到了自我,试图了解自己是怎么一回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将目光转移到自我内心体验,是一件好事。正确地理解孤独,勇敢地正视孤独,是一个强者的风范。从孤独中,青少年得以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重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从孤独中,青少年得以冷静地对身边发生的事物进行分析和思考,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获得最佳的人生设计。
青春加油站
人到底能承受多少孤独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为了制造出极端的孤独状态,实验者将学生关在有防音装置的小房间里,让他们戴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让他们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上了一个气泡胶枕。除了进餐和排泄的时间以外,实验者要求学生24小时都躺在床上。可以说,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所有感觉都被剥夺了的状态。
结果,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孤独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八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学生就吹起了口哨或者自言自语,有点儿烦躁不安了。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他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据说,实验后人得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见大队花栗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到第四天时,学生会出现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明白了一点: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心灵的超越
如何走出心灵的孤独?
明白自己在个体上是独一无二的,但在世界上自己同别人一样。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凡事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努力向外部世界伸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以微笑面对同学、长辈,并且不计较别人是否主动,是否也有相同的回应。日本某心理学家说:“对别人亲切正是免除自己本身孤独的第一步。”
尽力改变原来的环境。当一个人的时候,安排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读读书,听听音乐,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等等。每个人都会有孤单的时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乃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积极主动地接近别人的最好方法,便是关心、帮助别人。当你看到周围的人有为难之处的时候,如果能主动伸出手去帮一把,很可能就为自己赢得了一位朋友,从而也帮助自己摆脱了孤独。
通过改变自我而获取朋友。没有人会喜欢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也没有人会喜欢一脸清高孤傲的人。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学会将心比心,学会礼让平和,学会说话的时候多强调他人而不是自己,那么很快你就会拥有大量的好朋友。
将分享作为财富。只有从分享走向孤独,才会体会孤独之深沉,只有从孤独走向分享,才能由衷感到分享之美好。一个从来不知分享别人的人,便永远体会不到孤独的真正内涵;而一个不知孤独的人,也必将不懂分享的乐趣。学会分享别人的心思,进而在孤独与分享间快乐着自己的快乐。
第5(节)焦虑问题——人生不是战场
小刘是某大学一年级学生,虽然学的是文科专业,但却还要学高等数学等理科课程。
小刘在中学学习时,数理化就是弱项,所以才报考了文科,不料到了新学校也要学习数学。为此,他感到负担沉重。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小刘有两科不及格,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这对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于是,他经常感到心慌、焦虑、难以入眠。加上宿舍里的室友每晚熄灯后都要海阔天空地聊天,而他却只有在关灯后尽快安静入睡才能睡得着,所以经常是大半夜都睁着眼望着墙壁,无法入睡。
期末考试来临之际,小刘的神经就绷得更紧了,越紧张就越难入睡。到了白天就神疲乏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也难以静下心来复习,所以考试成绩连续两学期都排名在倒数一二名上。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之旅上多彩的一段,也是多事的一段。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往往情绪多变,敏感猜忌,多愁善感,这大多与正常的性生理的发育有关。生理上的需求与变化使他们产生心理的躁动,继而又对这些变化与躁动恐惧不安。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沟通与指导。
焦虑在正常人身上也会发生,这是人们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状态,同时带有某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些事物或情境包括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危险或灾难、或需付出特殊努力加以应付的东西。如果对此无法预计其结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止或予以解决,这时心理的紧张期待就会促发焦虑反应。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个体的发育加快,身心变化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诸如女孩子由于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子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这时的青少年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患者常因此而长期辗转于内科、神经科求诊,而经反复检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这类病症在精神科常被诊断为青春期焦虑症。
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中许多人焦虑感增强,经常觉得“人生好像战场一样”,表现为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受此影响,“自杀或企图自杀”的比例从十年前的3.7%上升到现在的7.7%;“离家出走”的比例则从4.0%上升到7.8%。青少年焦虑感的增强,不只对青少年自身产生不良影响,也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调查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精神健康越差的人,越容易发生网瘾、早恋、打架、有意伤害小动物、破坏公物、醉酒等行为。
那么,是什么促成了青少年的精神焦虑呢?家长期望值过高,青少年从家庭、学校那里所获得的情感支持匮乏是重要原因。
绝大多数的父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与此同时,不少父母并未把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放在平等的位置来看待,习惯于选择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命令子女,俨然将之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凭着一厢情愿“为了孩子好”的心理,很少顾忌孩子的内心感受。尤其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易于表现出几近苛刻的态度。孩子的课余时间不仅被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一旦孩子考试成绩稍不理想,即遭致家长“疾风暴雨”或“凄风冷雨”式的回应。这使得孩子难以从学习中体味到乐趣。
在学校,仍有不少老师仅将自身职能定位于“授业解惑”。即便“传道”,也多采取板起面孔的“说教式”,循循善诱稍嫌不够。特别是对待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行为存在瑕疵的学生,有的老师要么置之不理,要么干脆一推了之,从而给这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打击,继而使之产生逆反、抑郁情绪,或破罐破摔,愈益沦为坏孩子;或悲观厌世,自视“看破红尘”。
青春加油站
快速放松的11种简单方法
(一)吹气:深呼吸可以缓和即将爆发出来的情绪反应,你只要从鼻子吸气,慢慢地流经你的腹部,然后到你的肋骨,再慢慢地从鼻子呼出这些气,而且轻轻地说声“放松”,只要几秒钟你就可以焕然一新。
(二)放松肌肉:在三分钟的时间内,可以试着做下面几个动作来放松肌肉。
1.坐下,闭上眼睛。
2.吸气,约持续吸气六秒钟,一方面尽可能收紧你的肌肉。
3.发出嘶嘶声地呼出你吸进的气,让身体松弛下来,然后有(节)奏地呼吸二十秒。
4.再重复二次即可。
(三)浸泡热水:热水澡是最古老的镇静剂。要放松自己,最好浸泡在比自己的体温高一些的热水里,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
(四)散步:尽可能不要安排午餐约会,利用午餐时间让自己的心灵休息一下,独自一个人,全神贯注慢慢地享受午餐。之后可以去散散步,一段十分钟的轻松散步,可以让紧张的情绪得以纾解,效果可持续1—2小时。
(五)对自己说话:这不代表自己疯了,事实上,它可帮助你避免走上毁灭之路。和自己的对话是处理压力的好方法。这个方法主要是可以让自己有机会去听、发问和思考自己的问题,如此一来,视野才不会变得狭窄。
(六)不要过度恐慌:如果你常说一些“天啊!多么惨啊!让我死吧!”之类的话,你可能就是过度恐慌了。如果有必要,就想象自己身处在洪水之中,如此你就能明白,脸上冒出颗大痘痘,其实不是件大不了的事。
(七)打开音乐,随歌而舞:有专家说放松心情的音乐应该由乐器慢慢地、静静地演奏出来,但如果你厌恶了听勃拉姆斯的音乐,其实也没关系,使人宁静的音乐有两个特性:熟悉与喜好,所以无论是何种音乐,只要能让你高兴就好。
(八)利用运动:规律性运动可能是解除压力的最实际方法。做40分钟的运动,可以减少压力长达三个小时,若是相同时间的休息却只能让你轻松20分钟。同时,若是愈紧张,运动之后就愈能感到愉悦。
(九)什么都不做:要一个忙得不可开交的人突然放下所有的事物,的确不容易,但是每个人都需要有段空白时间。现实生活竞争激烈,如果不留些时间给自己,将会使自己显得紧张、烦躁和焦虑不安,相对地也会影响到他人。
(十)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承认完美是这个世界里最大的欺骗游戏。我们必须了解百分之百的完美是不可能达成的,能够达到90%,就已相当成功了。完美主义者要求完美,最后只带给他们对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的烦闷和不满,即使他们奋斗不懈,也并不见得比其他人有成就。
(十一)请教专家:所有关于压力解除的观念,强调的就是利用一些技巧来平衡过多的压力,并不是要让自己什么压力都没有。所以若不能自己控制压力,不要一个人默默受苦,找医生专家谈谈会有帮助。
心灵的超越
如何克服焦虑?
相信自己,并告诉自己:“我很棒。”自信是治疗青春期焦虑症的必要前提。通过自我鼓励、赞扬、暗示等方式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使自己相信有处理突发事件和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
想最糟糕的情况。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达不到,或因自身能力所限不能获得成功时,往往会因失败而感到苦闷,当遇到严重的挫折或伤害时,往往会产生愤怒、恐惧、焦虑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激情状态下,不要压抑焦虑,而是学会放松。试图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中去想事情将出现的最糟状态,然后告诉自己最糟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以此可减轻心理负担,消除焦虑。
向阿Q学习暂时逃避的精神。用含蓄、讽喻、诙谐、寓意微妙的幽默化解挫折和尴尬的场面,使自己在困境中也能感到乐观和情趣。同时,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如运动、睡眠和看书等,等到心境平衡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睡个好觉。大多数焦虑的人都有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或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催眠。如闭上双眼,进行催眠:“我现在躺在床上,非常舒服……我似乎很难入睡……不过没有问题……我现在开始做腹式呼吸……呼吸很轻松……我的杂念开始消失了……我的心情平静了……眼皮已不能睁开了……手臂也很重,不想抬了,也抬不起来了……我的心情十分平静……我困了……我该睡了,我能愉快地睡着……明早醒来,我心中会非常舒畅。”
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做一件事。依据美国心理辅导专家乔奇博士发现,构成忧思的主要原因是面对很多急需处理的事情,精神压力太大。要减少精神负担,不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俱疲。
为他人做些事情。助人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确定自己的存在价值,更可以获得珍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而帮助人的同时,很可能触景生情,把自己所有埋藏在心底的烦恼告诉给他人,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就很容易了。
降低竞争意识。心理不平衡,遇事爱着急、焦虑完全是因为自己太爱竞争,使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第6(节)嫉妒的折磨——不要为别人的优点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