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 孟语嫣
- 1892字
- 2014-11-17 09:51:35
序一:低调为人,高调治学
提起钱钟书,世人势必会想到《围城》,想到那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在钱钟书的创作生涯中,贡献至伟的并非此书,而是那些束之高阁、众人仰颈却高不可及的学术著作。艺术专著、人生散文、世情小说,各种文体的涉猎充盈了钱钟书的一生,即使在那个大师云集的年代,钱先生也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翘楚之一。此外,他与杨绛先生相守相依、白首偕老的伉俪情缘也让世人钦羡乐道。
钱钟书先生自离开我们至今已有十六个年头,在此期间,关于他的个人传记可谓层出不穷,因为其著书立作之丰厚,人生经历之曲折,其给后人作传提供的逸闻趣事堪称浩如烟海。看似有据可依、有料可挖,却也给传记作者们制造了不少难言之隐--常常为了将人物了解、剖析得深刻透彻,不惜耗时费力去翻阅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结果殚精竭虑写就的传记,却异常艰涩难阅。读者原本只想觅得一片林间空地以供休憩,你却带给他广袤无垠的大森林,徒然教其迷路。
此书虽算不得厚重,亦不属于对钱先生的著作和人生进行条分缕析的钻研,却有着一波三折、沁人心脾的阅读之乐。书中按时间顺序展现了钱钟书先生不同时期的剪影写照,他所出身的书香世家,他辗转就学的国内外高等学府,以及他任教、著书、干校学习等一系列阶梯式人生状态,抓住了很多转折或重要时期的人物变化的关键镜头,并将这些"镜头"通过有序而刻意柔化的蒙太奇拼接,使人物写照有疏有密,既带有艺术化的简略,又不失人物本身的精神风貌,使读者得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写传记书贵在"真、信、活",真,真实;信,客观;活,生动。而这三点很难做到的原因在于传记书作者的自以为是,常将个人观点和不作系统考证的评价或猜测强加给读者,引导他们对人物产生错误的判读。而这三点,本书作者都严守谨记。真,钱先生的真性情、真品格,作为学者的那股傲态,以及偶或闪现的书人呆气、知恩图报、浪漫情怀都有提及,或通过书信、文章的引用,或是家人朋友的谈论,并不是空穴来风;信,客观得体地展现了钱先生在那个时代大背景下的生存际遇,因为才学骄人,受到的优厚待遇、同行嫉妒、政治牵连等,无不涉笔成趣;活,细腻的文风,不同侧面地刻画将钱先生亦嗔亦乐的模样描摹得纤毫毕现且情真意切,叙述风格清新文艺。
另外,本书作者独特的现代意识带动和丰富了此书的阅读观感,这种手法在当今很多"借古喻今"式的影视作品中并不鲜见:将一些适合现代人观赏和理解的词汇、意象、段子融入其中,使影像或文本的读解更显轻松。因此,当你在本书中读到当今热门影片的一些个台词、畅销作家的一些个话语或某本通俗小说的一句趣话,请不要讶异,代表人类普遍性的情感和意识,总会在某个时刻交汇、融合,以"语境错置"的方式迸发出一道道炫目的火花。
我们没有必要强求普罗大众以研究的视角去看待钱钟书。钱钟书的一生,除了著书立作、参加非常重要的研讨会之外,极少公开露面,这种低调为人、高调治学的品格与风尚,与家人和睦共处的其乐融融,正是作为学者真正的风度和气宇所在,对照如今骄纵、虚妄的学界风气,这种精神和气节的彰显正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这也是本书"四两拨千斤"的意图和期冀所在。
岳南
2014年4月11日
序二:城围身,己围心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想必这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钱钟书的名句了。可谁想,这句名句并不仅仅是出自西方的两个典故,更是出自他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先生之手。二人的性灵相通可见一斑。
他和她,总是如此心心相印,惺惺相惜。多少艰难困苦的岁月,多少流言与中伤,弹指灰飞烟灭在二人的相视一笑间。
在念到英国作家的一段话时──我见到她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娶别的女人--钱钟书说,我与他一样;杨绛亦言,我也一样。
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只可惜斯人已逝,此情可待。当年如此幸福的"我们仨",后来只剩了她一人。然而他的达观亦是她的达观,流年往事,没有哀伤,亦不怀念。曾经那样温软的旧时光,随着流年轮转,缱绻成生命中的粲然。
他是达观的。虽写作《围城》,却并未被城包围。他既不是城外的那个人,一心想要冲进不明所以的城里去;他亦不是城里的那个人,一心想要挣脱城里的生活,逃到外面的世界去。
因为他是个知天命亦乐天命之人,他以冷眼看世俗红尘,通透饮食男女,却不令自己身陷囹圄;他以嬉笑怒骂铸成文章,折服城里城外之人,却独自全身而退。
因为他深知围城者,乃只是城而已,斯人何惧?被城围者,乃亦只是一介肉身,斯性灵可通透天地,乘万物以遨游,又何惧焉?
真正害怕的,是世人的困顿。城围住的是我们的身,围住我们心的,却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