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爱的味道(2)
- 宝贝,你的世界我知道
- 张静
- 3739字
- 2014-06-24 15:10:43
3.1~6岁时,宝贝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3克。
4.7~10岁时,宝贝每天的食盐量不应超过5克。
父母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实际生活中,许多孩子每天食盐量早已到了9~10克,这已是专家推荐量的3倍,因为他们会从零食中摄取盐。比如一包方便面的含盐量超过了4~6岁儿童一天可以摄入的最大值;一袋薯片的含盐量也经常会超过儿童每天食盐配额的四分之一。所以,如果无法挡住零食的脚步,那就记得让孩子多喝些白开水吧。
温馨提示
出生6个月以内的宝贝,只吃母乳、配方奶和适量的辅食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钠,基本不需要在辅食中添加额外的食盐。
有点苦
苦味,无论从口感抑或是情感层面讲,它都不讨人喜欢,因为它总是与痛苦关系密切。但是,积极向上的人却总能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东西。
从口感来说,苦味是一种警示,提醒你送到嘴里的东西很可疑,要谨慎对待;从情感而论,苦过了才懂得珍惜甜的来之不易……如是感悟对一个小婴儿来说,根本就是将人生太过复杂化了。他对于苦滋味的感受很单纯——天生就不喜欢苦的味道!从本源上讲,婴儿天生抗拒苦味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人类漫长的进化史。自然界中,苦味通常是植物毒素里面所含的生物碱造成的,这些毒素是植物为了防止自己被吃掉而分泌出来的。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渐渐对这种苦涩的味道产生了本能的抗拒,因此即使是今天的婴儿也依然承袭了这份原始的本能。
当然,人间的苦味也是“多滋多味”的,宝贝们对苦味的感觉也会演变。婴儿刚出生就能辨识一些苦味,以后能辨识的种类与成分逐渐增多,到2岁大的时候,苦味感受便与成人接近了。
于是,许多成人聪明地利用这一点帮那个“小小探险家”绕过了许多危险区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还记得两岁的宝贝们最常出现的一个行为是什么吗?“尝遍世界”!在那段能够直立且自由行走的岁月,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可见可遇的东西骤然丰富起来。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四处探寻,不断“品尝”着可以放到嘴里的任何东西。大人们在为难之际,只有抓住这些小东西们的“七寸”,即拒苦之天性,才得以让其摆脱困境。他们为了预防小宝贝们去碰触那些有害物品,就在里面添加了一些苦味成分,这道“人工防火墙”还是很有效地阻止了这群小小“科学家”们的探索脚步。
当然,拒绝苦味虽是天性,但并不代表从此便让宝贝们不识“人间之苦”,要知道一些苦味食品对身体还是极为有益的。比如苦瓜,就有消暑、清热、利尿、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功效。
此外,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对苦味的敏感性,会对其成年后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科学真相
据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戴夫教授调查50名40多岁女性的结果显示,不能很好地感知苦味的小组天生比较喜欢甜或油性的食物,体质量指数(BMI)比对苦味敏感的小组高7点,体脂肪度也高10%左右。
而通过对苦味敏感度与酒精摄取量的研究又发现,对苦味迟钝的人酒精摄取量会高于其他人。
不同的味道对人的生命活动有着不同信号的作用。但凡我们所知的味道,无论好坏,都要让孩子学着去分辨。因为各色味道均有其用,比如:
以蔗糖、葡萄糖为代表的甜味是补充热量的信号;以盐酸、醋酸、柠檬酸等为代表的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以钠盐为代表的金属性阳离子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以咖啡因、奎宁等生物碱为代表的苦味则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以谷氨酸(味精)、肌苷酸(干金枪鱼味)、鸟苷酸(香菇味)为主的鲜味则是富含蛋白质以及核酸的信号。
吃奶时光
小宝贝从母乳中得到的岂止是味觉上的快乐,他还从中获得了许多身心的愉悦。所以,吃,对于宝贝而言,并不单纯是为了果腹哦!
妈妈的乳汁是什么味道呢?对于所有的成人而言,大约都是想象不出的。毕竟离那段吃奶的日子太过久远,当时的感觉早被封存在了记忆的最深处,几乎无从回味。可是,虽然那段时日在人生长河中只占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却几乎决定着我们一生的口味方向。
你我身边,总有人被盛赞为美食专家,他们可以从一盘简单的食物中品出若干华美味道,甚至连所用食材都可以一一道出。
拥有如此敏感味觉的人被称为“超级味觉者”,大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他们的人生哲学是“吃顿好的,人生观都会改变”。
当然,有敏感者存在的地方,也同样不会少了迟钝之人的身影,他们被称为“味盲者”,食物对其而言不过果腹而已。
究其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吃母乳的日子。
母亲的口味影响着乳汁的味道,而乳汁的味道又影响着宝贝的口味。这个看似有些绕的逻辑推理其实只是想告诉你一句话:
母乳多变的味道对宝贝的味觉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虽然处于吃奶阶段的宝贝还不能品尝任何固体食物,但是却能从母乳中体验各式味道,这种经验将左右他日后的口味喜好。
此外,母乳喂养的母亲让宝贝借助乳汁体验各种味道,其实也是把食物是否安全可食的讯息传递给他,当其日后开始吃固体食物时,不至于将食物当成毒物一拒千里,绝食到底!因为多数动物,包括人类都会本能地排斥自己从未品尝过的味道,因此这个母乳的味觉指导课程还是极为重要的。
科学真相
有一项研究分别对4个月与6个月大的喂母乳与喂奶粉的婴儿,进行食物喜好的比较。结果发现,喂母乳的婴儿在第一次吃某些蔬菜(如豆泥或青豆荚)的时候比较能接受。原因可能是喂母乳的婴儿已经通过母亲的饮食熟悉了这些味道,也可能是由于味觉经验比较广而愿意接受从未接触过的食物。
另外,吃母乳的宝贝断奶后更愿意尝试不同食物,口味更加多样化,也就是说他们更喜欢经常地更换一下口味。这也很容易理解,母乳味道丰富多变,自然也扩展了宝贝的口味经验。知道世间味有千百样,又怎愿意天天只吃同一种?
实验证明,母亲摄取香草、薄荷、奶酪都可使乳汁味道改变。
其他如各式辛香料等味道明显的东西,大概也有这种作用。
研究人员请来18位处在哺乳期的妇女,给每人服用一粒带有特殊味道的胶囊,有洋甘草味、葛缕子籽味、薄荷味和香蕉味等。
小时后,在服用洋甘草味和葛缕子籽味胶囊的妇女乳汁中,这两种味道相当明显。薄荷味胶囊则在服用6小时左右发挥作用。但是,香蕉味胶囊始终未对母乳味道造成影响。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豪斯纳说:“如果不能用母乳喂养,我建议母亲们尝试用不同厂商的多种牛奶喂养孩子,让孩子习惯不同的味道。”
一旦宝贝开始吃固体食物,味觉世界之门才真正打开。他虽然已从母乳中接触过不同的味道,但是同固体食物相比那真是微不足道的。那些吃到嘴里的真正食物的口感真叫他兴奋,尝到那些曾经从母乳经验中得到的味道,就像是赴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约会一般,终于相逢、相知、相熟……这一过程,对那颗小小的心灵不知该是怎样一番喜悦与震撼呢!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对其口味进行训练的,同时父母应该在训练中遵守多样化的原则。婴幼儿对味道非常敏感,所以最初的时候最好给他微甜、单一味道的食物,让他慢慢地识别这种味道。然后,再逐渐添加新的味道。等到他尝遍种种味道之后,我们可以将不同的味道结合起来,如萝卜、土豆、黄瓜和扁豆等不同食物的味道。如果他不喜欢某种味道,没有关系,先暂停,隔半个月后再给他。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每一次都把他吃剩的胡萝卜扔到垃圾箱里,就很难让他爱上胡萝卜了,因为这一行为其实是在告诉他胡萝卜不好吃才扔掉的。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对他说:“宝贝,胡萝卜很好吃的。”之后,我们再换上一副回味无穷的样子,细细地品尝那根胡萝卜。婴幼儿是很善于观察和模仿的,他会注意我们的表情和动作,并加以模仿。要知道,婴幼儿非常喜欢模仿妈妈,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总是皱着鼻子喝一种汤,那么还能指望孩子爱上它吗?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饮食多样化,就先从我们自己做起。
指导小手册
有实验证实,出生第2天的宝贝就有味觉能力,1个月以内能辨别香、甜、臭等不同味道。如果把甜甜的液体放入宝贝的嘴里,他们还会表现出很轻松愉快的样子,并满意地吸吮起来,但对咸、酸或苦味液体则做出皱鼻子、撅嘴和不规则的呼吸等拒绝性的反应。到4~5个月时,宝贝对食物的微小改变已很敏感。而个月到1岁的时候,宝贝的味觉发展进入了最灵敏的时期。
因此,妈妈们可依据宝贝味觉的发展特点,适当地帮其促进味觉发育。
1.及时添加辅食
在宝贝1个半月时可适当地给他喂些橘子汁,3个月左右可以用筷子蘸各种菜汤让宝贝尝尝味儿。
2.不断变化食品
如果用奶粉喂养,则每3~5个月就应更换一种奶粉,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口味的奶粉,导致宝贝的味觉变得迟钝。这些不断变换的食品可以给予宝贝充分的味觉刺激,对其味觉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6个月以后,可以给宝贝尝一尝甜、酸、咸、苦等味道,同时,可有目的地鼓励他去品尝不同的味道,并在训练的过程中用一定的语言进行强化,比如问宝贝“酸不酸”,让其把味道与名称联系起来,以此提高语言理解力。
3.断奶期的味觉体验
要使宝贝的味觉得到良好发育,断奶期的味觉体验不可小觑。由于宝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也正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如果在这个感受性较强的时期,宝贝有了对各种食物的品尝体验,他便会拥有广泛的味觉,以后就会乐于接受各种食物。所谓“踏雪留痕”,在味觉神经存储器中一旦留下了某种味道的记忆,它就会永远存在下去。假如我们给他的食物比较单一,宝贝的味觉发育就可能不够发达,导致以后接受食物的范围也会比较狭窄,而且不那么愿意接受他从未体验过的食物及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