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国内名牌到世界名牌(3)

3.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沪、热水器等

l995年7月,海尔集团收购名列全国三大洗衣机厂的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规模地进入洗衣机行业。其后通过内部发展生产微波炉、热水器等产品。1997年8月,海尔与莱阳家电总厂合资组建莱阳海尔电器有限公司,进入小家电行业,生产电熨斗等产品。到此,海尔集团的经营领域扩展到全部白色家电行业,其时间是两年。

4.全部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1997年9月,海尔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合资组建杭州海尔电器,生产彩电、VCD等产品,正式进入黑色家电领域。到此,海尔集团几乎涉足了全部的家电行业,成为中国家电行业产品范围最广、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与此同时,海尔集团还控股青岛第三制药厂,进入医药行业;向市场推出整体厨房、整体卫生间产品,进入家居设备行业。

5.进军知识产业

1998年1月,海尔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同投资组建“海尔科化工程塑料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从事塑料技术和新产品开发;4月25日,海尔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研究院合资成立“海尔广科数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数字技术开发和应用;6月20日,海尔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美国CMOLO公司合资组建“北航海尔软件有限公司”,从事CAS/CAM/CAE软件开发。这表明,海尔集团开始进入知识产业,而且上述知识产业的产品都是海尔集团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两者形成一体化关系。

二、多元化的特点

1.根据企业能力控制多元化的节奏

这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能力与多元化的节奏相配合,即能力一般时,节奏就慢一些,能力较高时,节奏就快一点;二是随着企业能力的提高,多元化的节奏也逐步加快。

海尔坚持了7年的专业化经营,在管理、品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较具优势的企业能力。以这些能力为基础,海尔集团从1992年开始进入冰柜和空调行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海尔在制冷家电行业经营三年半后即1995年7月才大规模进入洗衣机行业。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海尔集团把原来的电冰箱行业建立起来的企业核心能力扩展到整个制冷家电行业,并有较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海尔进入洗衣机、热水器、小家电、微波炉、洗碗机等行业,其经营领域覆盖几乎全部的白色家电产品。

海尔在上述白色家电行业经营两年后即1997年9月进入黑色家电行业,生产彩电、VCD、传真机、电话等产品。同时,海尔还向市场推出整体厨房、卫生间产品,进入家居设备行业。1997年是海尔进入新行业数最多的一年,除彩电、VCD、家居设备外,还进入了生物医药行业。这个快节奏基于海尔集团1984年—1996年13年所形成的企业能力。

1998年上半年,海尔大举进入知识产业,主要从事海尔集团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这是一种纵向一体化发展,将有力地提升海尔集团的总体技术能力。

由此可见,海尔进入新行业的节奏是稳健的,基本上是量力而行、步步为营地发展,其核心基础是海尔不断提高的企业管理、品牌及销售服务能力。

2.根据行业相关程度进入新行业

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与新老行业之间的相关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程度高,成功率高,相关程度低,其成功率低。海尔集团的多元化正是根据行业相关程度,从高相关,到中相关,再到低相关顺序发展的。

1992年海尔进入的冰柜和空调行业与1992年以前经营的电冰箱行业存在高度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的核心技术是同一的,即制冷技术,其它生产工艺技术亦是高度相关;②市场方面的销售渠道和用户类型是同一的,只是空调产品需提供安装服务,与商用冰柜的用户稍有不同。

1995年海尔进入的洗衣机行业与以前的制冷家电行业存在较高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有中度的相关,但洗衣机生产技术低于制冷家电,因此,技术协同作用较明显;②市场方面,品牌、销售网络等资源可以完全共享,是高度相关的。

1997年海尔进入的彩电等黑色家电行业与以前经营的白色家电行业存在中度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白色家电的关键技术是设计,根据不同地域市场要求设计出适应的产品,而黑色家电大多是以电子技术为核心,两者之间技术相关性是低度的;②市场方面,品牌及销售资源是高度相关的。

1997年海尔进入的家居设备行业与家电行业存在中度的相关性:①技术方面除利用家电技术外,还需要一些其他技术,因此是低度相关的;②市场方面可利用家电的销售服务网络,再增加安装服务,因此是高度相关的。

1997年海尔进入的医药行业,与家电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均是无相关的。这也许是海尔集团未来进军生物工程领域的战略准备行动。

3.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进入方式

进入新行业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方式:一是内部发展,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经营资源进入新行业;二是外部并购,通过合并收购其它企业进入新行业;三是以合资合作为主的战略联盟,通过与其它企业建立合资合作等形式的战略联盟进入新行业。这三种方式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条件,各有不同的优点和不足,对经营资源差距的缩小各有不同的作用。

海尔集团进入新行业的方式是综合运用的,即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适的方式。例如,海尔采取内部发展方式进入的新行业主要是家居设备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技术是综合性的,海尔集团在其组成技术上均有相当的积累,而且销售资源可以共享,所以内部发展较为合适;海尔采取外部并购方式进入的新行业主要有:空调、冰柜、洗衣机、微波炉等,这方面有一定的行政因素起作用,但由于海尔本身拥有较高的管现能力、品牌价值和良好的销售服务网络,收购后的企业经营也获得成功;海尔采取合资方式进入的新行业主要有:小家电、彩电、知识产业等,这种方式利用了合资方的经营资源优势,缩小了进入新行业的经营资源差距。

4.进入某行业后,通过扩大产销规模努力成为全国同行业的前三名

电冰箱是海尔集团的本业,至今仍然是海尔集团最大的行业,1997年电冰箱占总销售收入的40%,1992年后海尔开始多元化经营,但一直坚持扩大电冰箱行业的产销规模,(1984—1997年冰箱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为l31%),除自身在海尔工业园扩大生产规模外,还在1997年底与贵州航天集团合资组建“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冰箱,在国外,1996年海尔集团还在印尼、菲律宾建合资工厂,在当地生产并销售电冰箱等产品。

冰柜、空调是海尔集团多元化初期进入的行业,为扩大产销规模,I995年12月海尔集团首次跨地区经营,收购武汉蓝波希岛公司60%的股份,生产冰柜和空调产品,此外,海尔还和日本三菱重工合资在青岛生产空调,产品全部出口。1997年海尔空调在中国产销量与格力、春兰并列第一。

洗衣机是海尔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当海尔集团将红星电器改组并在经营走上正轨后不久,1997年3月海尔与广东爱德集团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海尔以借款方式持股60%,主要生产洗衣机产品。此外,海尔集团还于1996年在马来西亚合资建厂,在当地生产并销售洗衣机。

彩色电视机是海尔集团较晚进入的一个新行业。海尔以合资方式进入这个行业,利用杭州西湖电子集团的生产线迅速地向市场推出“探路者”电视机,在北京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35%。在其后4个月,海尔集团整体收购安徽黄山电子集团,彩电规模进一步加大。

三、吃“休克鱼”式的兼并扩张

海尔的兼并扩张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有一套自己首创的理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正是这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保证了海尔18项兼并扩张案例个个成功,其中有的案例堪称经典之作。

1.“吃休克鱼”理论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作“鱼吃鱼”,或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此时技术含量尚未成为竞争的决定因素,企业的资本存量、经营规模决定着竞争的成败,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

再是“快鱼吃慢鱼”,此时技术含量的作用已经超过资本的作用而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谁占领了技术制高点,谁就在竞争中赢得了主动,兼并重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

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这是资本高度集中、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兼并重组的最高形式。

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

什么叫“休克鱼”?张瑞敏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如企业的硬件很好,而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海尔看重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海尔18件兼并案中有14件是按照“吃休克鱼”的模式进行的,14家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5.5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14.2亿元,成功地实现了1+l4>;l5的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2.“鱼的四种吃法”

海尔兼并重组的十几家对象企业分属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海尔探索了不同的兼并重组形式,归纳海尔的做法,主要有四种形式:

(1)整体兼并。也就是依托政府的行政划拨实现企业的合并,比如对红星电器公司的兼并。红星电器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年产洗衣机70多万台,拥有3500多名员工,但由于经营不善,企业亏损1亿多元。l995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及所属5个厂整体划归海尔。兼并3个月后扭亏,半年后盈利151万元。

(2)投资控股。整体兼并更多地出现在同地区、同一行业企业间的兼并中,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则主要依靠投资控股的形式。l995年12月海尔收购武汉冷柜厂60%的股权,迈出了跨地区经营的第一步。1997年3月,海尔再度挥师南下,出资60%与广东爱德集团公司合资组建顺德海尔电器有限公司,并创下了“一个月投产,第二个月形成批量,第三个月挂牌”的“海尔速度”。

(3)品牌运作。品牌是一种标志,代表的是以企业文化为内涵的无形资产。在通过运作资本实现兼并扩张的同时,海尔开始以无形资产调控、盘活有形资产的尝试。山东莱阳家电总厂生产的“双晶”牌电熨斗曾名列行业三大名牌之一。1997年1月,海尔与莱阳家电总厂以“定牌生产”的方式合作推出了海尔“小松鼠”系列电熨斗。8月,又进一步组建了莱阳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首次以无形资产折股投入合资企业,开辟了低成本扩张的新途径。

(4)虚拟经营。所渭“虚拟经营”,既是品牌运作的一种高级形式,又是海尔“先有市场,后建工厂”经营理念的具体体现,这种重组方式已经超越了“吃休克鱼”的模式,而是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新造了一条活鱼,与杭州西湖电子集团的合作就是海尔虚拟经营的成功尝试,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尔不仅是市场的探路者,也是扩张重组新形式的探路者。

附录——海尔兼并扩张的经典案例

从1991年起海尔就在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先后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冰柜厂、武汉希岛、红星电器公司等18家大中型企业,盘活存量资产达15亿元之多,成为中国第一家特大型家电企业。

在这18家被兼并的企业中,海尔认为对红星电器的兼并是最成功的一次,因为在这次兼并中海尔没有投入一分钱,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和管理等无形资产入股,在短时间内就使红星扭亏为赢并且成为海尔洗衣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德海尔则是海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操作较为规范的一次并购,虽然当地政府起了不小的作用,但不像红星是由青岛市政府直接划归海尔的。

案例一:海尔整体兼并红星电器公司

1.背景

1991年由青岛电冰箱总厂、青岛电冰柜总厂和青岛空调器厂组建而成的琴岛海尔集团公司,1993年9月更名为海尔集团,产品以制冷设备为主。1993年7月集团与意大利梅洛尼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创办琴岛海尔梅洛尼有限公司,开始生产滚筒洗衣机。而青岛红星电器公司曾是我国三大洗衣机生产企业之一,拥有3500多名员工,年产洗衣机达70万台,年销售收入5亿多元。但从l995年上半年开始,其经营每况愈下,出现多年未有的大滑坡现象,前景堪忧。为了盘活国有资产,l995年7月4日,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

2.并购目的

海尔洗衣机当时以滚筒为主,产品系列比较单一,要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它必须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线的长度。红星作为一个老牌的洗衣机生产厂,其设备、技术以及工人的熟练程度在当时都应是相当好的,它所缺乏的主要是科学的管理和市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而海尔正是以管理和出色的市场观念而著称,因此它们的结合有着极大的合理性。市政府的出面使

得这一并购进行得十分顺利,而且由于是由市政府将红星整体划归海尔,不需海尔出资,这大大降低了并购成本。通过这一并购,新成立的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不仅将原有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产生了规模经济,并且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大大增强了自己在洗衣机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并购经过

(1)文化先行

1995年7月4日,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永森奉命来到由红星电器公司更名的海尔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就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划归之初,张瑞敏便确定一个思路,海尔的最大优势是无形资产,注入海尔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统一企业思想,重铸企业灵魂,以无形资产去盘活有形资产,这是最重要的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