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疼孩子:不易让爱的温度升高 (1)

1、新生儿房间的温度忌过高或过低

去年冬天,隔壁邻居老乔家新添了一个小孙子,全家人开心得不得了。每次见到老乔,他都让我去他家坐坐,看看他的宝贝孙子。于是我在孩子满月那天去他家串了个门。

还没走进小婴儿的屋子,就听到婴儿的哭声,老乔连忙跑进屋看孩子。我也随着走进去。刚一进门,就感到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原来他们怕把孩子冻着,24小时不间断地开着空调。孩子刚喂过奶,也换了干净的尿布,但还是在哭。当我抱过孩子哄哄时,我发现孩子的皮肤很干,而且面色苍白或青紫。

其实若想让宝宝出生后健康成长,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控制好新生儿房间的温度。

胎儿在母亲腹中时,被温暖的羊水包围着,过着“四季如春”的舒适安宁生活。而外界的温度要比母亲子宫内的温度低,所以当他们初到人世间时,第一个感觉就是寒冷。又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层又易散热,因此当天气较冷或室内温度过低时,新生儿的体温就会随之下降。具体来说,正常的新生儿一个小时内体温可以降低2.5℃。如果环境温度适中,那么新生儿的体温可以逐渐回升,达到36℃~37℃,而这种环境温度正是新生儿最适宜的温度,医学上通常将这种温度称作适中温度或中性温度。

确切地说,由于个体不同,新生儿的适中温度也不尽相同,但它与新生儿的成熟程度和月龄有关。例如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第一天的适中温度为33℃~35℃,第二天之后会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求稍高一些。一般新生儿出生后3~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2℃~23℃为适宜。在这种温度下,新生儿穿薄薄的棉衣,内有一件细薄的小棉毛衫即可。

但是,如果温度过高,新生儿的健康就会受到一些影响。可以使新生儿皮肤表层蒸发大量的汗液,呼吸加快,使体内水分流失严重,致使血液浓缩,引起发烧,医学上称为脱水热。另外,如果室温FXB&M@@sbC!过低即达不到20℃,就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现UYBdTWF8K(nt5g5(X!2b-dy6H-i+z0b^SIY%qIfK1yDCj9CLMr@L鼻子发堵现象,体温降低,使新生儿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发生新生儿硬肿症,而影响四肢活动和吸吮。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新生儿保暖的最基本措施。

保持室内温度正常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调,可随需要来调节温度。也可用暖气、火炉、取暖器来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但无论通过什么方式,都应以适宜新生儿的需要为依据。同时,只得家长注意的是,不管采用那种方法取暖,都会使空气干燥,因此,室内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在50%左右。室内保持通风。每天还要定时开窗2~3次,因为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理应每天定时开窗,只要避免对流风即可。天气好时,还应抱宝宝到户外活动。烟气、煤气尽量不要污染室内,否则易引起新生儿呼吸道疾病。

夏季时,室内气温维持在23℃~25℃左右,冬天维持在20℃以上比较合适,湿度为55%~65%左右为好。

另外,我提倡母乳喂养。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母乳喂养能帮助宝宝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几率,因为母乳不仅可提供婴儿前6个月的全部营养需求,而且含有多种抗体。

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对宝宝而言,不但是不可缺少的运动项目,还可预防皮肤感染,只要在洗浴时注意脐部勿被浸湿,注意水温在36℃~37℃之间,注意用清洁柔软的浴巾,在洗浴后用纱布拭干周身即可。另外,洗澡时由于热量损失增加,因此家长的动作要快,并应适当提高室温,体温不稳定或体温较低的新生儿不宜沐浴。

此外,小宝宝出生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并用清洁棉花蘸植物油将腋下和腹股沟处积聚的皮脂轻轻揩去。

由此可知,新生儿为娇嫩之体,环境温度高不得又低不得,只有使环境温度相对恒定,才能保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所以说,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可保持新生儿的正常体温,消耗的氧气也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热量消耗也少,使营养素核热能均以最大限度地用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因此,在适中温度的环境中,不但可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体重增长也快。

经过专家研究提出,新生儿健康应具有十个方面的标准:

新生儿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头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新生儿的脉搏以每分钟120~140次为正常。

新生儿的正常体重为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于未成熟儿。

新生儿头两天大便呈黑色绿粘笛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色)。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如超过或第一周内每日排尿达30次以上,则为异常。

新生儿体温在37℃~37.5℃之间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体温会降低到36℃以下。

多数新生儿出生后第2-3天皮肤轻微发黄,若在出生后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新生儿出生后有觅食、吸允、伸舌、右咽及拥抱等反射。

给新生儿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射。自第二个月开始起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出生后3~7天新生儿的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2、厚被捂出“中暑”来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妇女抱着孩子哭哭啼啼地找到我,让我救救她的孩子。当时我以为孩子得了什么大病,感到很紧张,马上询问情况。这位妇女坐在一边抹着眼泪对我说:“大夫,我很早就来排队了。我的孩子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总是神志不清,两眼发直,有时四肢还是僵硬的,反应也有些迟钝。我婆婆说孩子是不是中邪了?但我不信那个。我的孩子怎么会中邪呢!一定是生了病。可我之前带孩子去过一家医院,没查出什么病来……”说着,她又痛哭起来。我仔细看了看她怀中的小宝宝,看上去,孩子的脸色不是很好,有些苍白,眼神有些涣散。于是我给孩子把了把脉。之后我问她:“这么冷的天,您总把孩子带出去吗?”这位妇女说:“因为我得上班,婆婆身体又不好,所以孩子没人管。只能自己带着去上班。单位离家很远,让孩子受苦了。”

我安慰了她一番后,说道:“恕我直言,您孩子的病是您给的。”这位妇女瞪了我一眼,诧异地问:“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笑了笑说:“别急,听我说,其实您的孩子还是挺健康的,只是因为蒙被过暖引发了窒息综合征。这都是因为您疼爱孩子啊。您看,您给孩子穿了那么厚的棉衣棉裤,外面还用这么暖和的小被子裹着。这样一来,难免会生病。”

事实上,现在很多年轻的家长都十分注重孩子的一冷一暖,唯恐让孩子吃一点苦。一到冬天,许多年轻的家长总是迫不及待地给宝宝添衣加被,怕自己的“掌上明珠”受寒挨冻,所以宝宝们总是穿得过多,盖得过厚。

其实,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在出生后4周里,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逐渐适应室内外环境。但是作为家长,他们并不清楚宝宝体温的调节情况,以及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而小宝宝又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冷了不会说,热了不会讲。所以家长的这份疼爱往往会变成一种伤害。

盖被过厚冬季“中暑”

数九寒天,如果给小宝宝穿过多的衣服或者盖被过厚,都会使宝宝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引发“冬季婴儿闷热综合症”。此时,会出现高烧、面色苍白或青紫、精神萎靡不振、吵闹和拒食等情况。若不及时处理,便有可能发生缺氧,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冬季“中暑”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大量水样或血水样稀便、吐奶,严重者可能发生昏迷、休克。婴幼儿容易发生冬季中暑的原因,还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健全、对外界气温适应性较差等有关。特别是出生后150天以内的婴儿,产热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热又较为缓慢,这种产热和散热的不协调,使婴儿容易出现高热。持久高热和过高热量都会损害婴儿的脑组织,出现永久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蒙被过暖导致窒息综合征为什么会如此凶险呢?这是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分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当婴幼儿和家长睡在一起时,他们的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当被窝内温度过高时,身体散热困难,为了调节体温,就以大量出汗来散热,严重者造成脱水,甚至循环衰竭,危及到各脏器的功能。此外,被窝里极易引起缺氧,时间久了,脑子因缺氧会迅速发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可引起抽搐,又加重了氧的消耗,造成恶性循环。脑细胞脱水加上缺氧,引起脑组织变性坏死、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膜下腔积液等一系列病变,还会引起肺栓塞、消化道出血、肝坏死等。如果患儿脑组织受到较严重损害时,就会留下智力低下、运动障碍、聋哑、呆傻、癫痫、瘫痪等后遗症。所以莫让宝宝过暖,更不可蒙在被窝里睡觉。

手脚紧裹影响智力

宝宝出生后,手、足都会活动,这是先天为其提供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但是婴幼儿“里三层、外三层”的武装,势必会阻碍其手脚的活动。当他们的这种认知外界的能力和机会受到限制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的衣物不宜穿得过厚、过重,要以不影响孩子手、足活动和呼吸为前提。聪明的父母应当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手、足活动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手接触的东西越多,活动越多,对大脑形成的刺激也就越多;大脑发育越快,细胞的功能也就越成熟,越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另外,过度保暖不利于孩子增强抗病和耐寒能力。如果害怕孩子被冷风吹着而整天紧闭门窗,会造成室内新鲜空气不足,使宝宝发育不良,抵抗能力减弱,容易引起各种感染。另一方面,如果孩子从不出大门一步,日子久了,也会由于缺乏日光照射、维生素D缺乏而患上佝偻病,后者还可能因患儿的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进一步削弱其抗病能力。

宝宝须带“三分饥与三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