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风痕:我与性社会学互构
更新时间:2024-04-22 18:04:09 最新章节:附录:一个性社会学家的自我修养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研究回顾,以他从1981年开始的经历与心路为线索,详细介绍了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其纵向描述,以作者投入某项研究的年头为序(他几乎全都是第一个投入该研究的);横向描述,则以性社会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为线索(作者几乎涉及一切方面)。也就是说,通过作者一个人的经历,反映出了中国性社会学这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全貌。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3-08-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潘绥铭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基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基础设施分布最广、欧洲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网络发展与管理进程;借助历史事件,呈现了俄罗斯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环境、独特的“史前史”和鲜明的实用主义特性;分析了俄罗斯面临的“断网”威胁等挑战,进而剖析其实施“进口替代”、“黑名单”、网络反盗版、互联网主权立法等颇具争议的治理举措的动因与成效,探讨治理转向之趋势,展望中俄深化互联网治理务实社科30.6万字
- 会员本书重新评估了“性”在新自由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两位作者认为,“性资本”不仅仅能够在性领域获得优势,还可以在金钱、地位和职业领域产生实质利益。书中概述了四类“性资本”,包括“默认”的贞洁、为性工作者所用的“身体剩余价值”、“具身性资本”——性感,以及新兴的“新自由主义的性资本”,进而讨论了性、经济价值与社会不平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社科5.8万字
- 会员本书以政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以民国初年共和思潮与共和建制影响下地方师范教育的勃兴为研究对象,聚1912—1927年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安徽二师”或“二师”)的发展,由此分析民国初年共和政治与师范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社科11.9万字
- 会员本书从创新在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理论缘起出发,以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野这一微观机制入手,对女性创新者及其面临的刻板印象情景进行剖析,用“可行”来衡量和提升女性创新者的能力;随后,将性别维度引入创新管理范式,引入“性别化创新”并回应了当下国际上广泛重视的性别化创新领域的发展问题,有助于拓展当前性别议题在创新管理研究中的应用,并为创新管理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角、价值和启示。社科12.2万字
- 会员本书在人们的社交每一类关系中选择了四类典型场景,用案例呈现场景,在场景中捋出案例内含的社交关系重构,探讨数字社交带来的社会关系革命——从个体围绕社会的社交转向个体汇聚关系的社交。社科16.1万字
- 会员打破性别偏见,就从正视月经用品开始!卫生巾难用又不安全还很贵?最佳避孕是女性带环?女装口袋还是那么小?你想吐槽的性别偏见,本书帮你精准炮轰!本书用20个物品,邀您见证200年来女性争取权利平等、经济独立、身体自由的历史!透过这些与女性斗争相关的物品,我们一起用女本位的观察视角,更加细致地贴近女性处境,看女性主义者如何利用物品来表达愤怒、争夺空间、交流观点、发起行动!准备好了吗?您将看到一场喧闹昂扬社科10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通过大学生返乡问卷调查,对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教育、医疗、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状况和贫困老人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整体性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6个县的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连片特困地区农村贫困老人的生存现状,把握老人的实际需求。在对我国现有的农村贫困老人扶持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政策设计和实施状况等方面寻找完善贫困老人扶持政策的突破点。社会学17.7万字
- 会员今天,我们都“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不可见的危险正在变得可见。几乎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各种影响公共安全的灾害发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们对于公共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长。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政府能否有效应对,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既取决于政府,又不完全取决于政府。当传统的灾害风险、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和现代性产生的生态风险一同出现时,政府往往因有限的公共资源、结构冲突、信息失衡和行为失调社会学53.9万字
- 会员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就现实生活问题带来的困扰、经历以及人们应对问题时所需要的关怀、协同和整合的要求展开讨论,包括:生活就是问题解决、生命是一种成长经历、成长需要关怀、成长需要协同以及生命是一种整合。社会学15.8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展示了世界互联网基础设施分布最广、欧洲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俄罗斯的网络发展与管理进程;借助历史事件,呈现了俄罗斯互联网治理的地缘政治环境、独特的“史前史”和鲜明的实用主义特性;分析了俄罗斯面临的“断网”威胁等挑战,进而剖析其实施“进口替代”、“黑名单”、网络反盗版、互联网主权立法等颇具争议的治理举措的动因与成效,探讨治理转向之趋势,展望中俄深化互联网治理务实社会学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