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藏汉籍善本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日本藏汉籍善本研究

严绍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30.4万字

更新时间:2023-04-20 16:45:28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严绍璗,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担任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著有《日本的中国学家》《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中国文学在日本》、《日本中国学史稿》等14种专著。发表论文、译文170余篇。《日本藏汉籍善本研究》收录严绍璗教授二十余年间出入日本三十余次,在日本数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在各界朋友的帮助下,从北海道到冲绳群岛,从太平洋之畔到日本海沿岸,走访了日本近百所汉籍收藏机构的访书心路历程。全面调查了日本现今所藏的汉籍善本,其中许多已被日本定为“日本国宝”,许多善本在国内早已无存,是了解我国汉籍在日本流布的重要记录。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0-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文化论衡》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倾力打造中国文化研究高端学术品牌,主要刊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关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常设栏目有专辑、专题、理论探讨、书评、学术动态、专家访谈等。
    涂可国主编文化22.6万字
  • 会员
    《扶箕迷信的研究》是许地山所著的一本关于扶箕这一活动的研究书籍。书中通过收集中国古代文献(多为笔记小说)中的132则故事,详尽记述了扶箕的起源、形式以及古人借此想达到的目的。扶箕起源于唐代的“紫姑神”,古人在特定时间于厕间或猪栏边迎紫姑神以卜问未来之事。其形式多样,降笔的箕仙来源复杂,包括道教仙人、古代忠烈官臣、文人墨士等,箕仙会预告诸如试题、功名、生死、国事等事情,还能与人酬唱(如遣兴、唱和、猜
    许地山文化6.2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专注于运河及其相关问题的综合性学术集刊,主要专栏包括:“理论研究”,着力进行运河学及相关研究方向的学科理论、研究方法探讨;“专题研究”,探讨运河发展史、运河区域社会变迁、运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新书评介”,点评近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向读者介绍其价值及阅读路径;“研究综述”,评介当年运河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总结过往,为读者提供学术资讯;“史料拾遗”,对新近发现的与运河相关的新史料进行
    李泉主编文化21.9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礼记》《老子》《春秋》等儒家经典著作的研究,探讨古礼的起源以及先民的社会生活模式,并对古礼的类别和结构、主要功能及其内在统一性进行论述,分析古礼的基本功能与中国文明形成道路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意义;分析儒道之间的异同,阐述了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通过分析儒家礼教思想与古代礼教的关系,探讨儒家礼教思想的人文价值,论述儒家礼教思想与传统政治制度的关系,提出《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是儒家学说中的外王
    邹昌林文化28.3万字
  • 会员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明对泰文化的冲击及其激发的回响构成了泰国追求现代性道路上的变奏曲。泰国社会一方面要强化南传佛教作为泰文化特性的地位,另一方面又需要确证南传佛教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位置。佛教成为现代泰国创造自身文明性的重要领域,其文明化过程同时在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展开。本书尝试在海外民族志研究的基础上展示南传佛教在泰国的文明化路径,并通过呈现复数的他者来理解由诸多矛盾因素构成的社会发展
    龚浩群文化17.3万字
  • 会员
    本书由研究卷和资料卷两部分构成:研究卷七篇十九章,资料卷网罗从日本上古文学作品中析出的佛教词语及出自佛典的语句近五千条。本书旨在全面论述日本上古文学与汉文佛经的影响关系,系统地揭示《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怀风藻》和《风土记》等作品的佛教文体特征。日本上古文学作品普遍存在三种类型的文体及其位相表征,即受到中土文献影响的传统表达、源自佛经文体浸染的佛典表达、在传统表达和佛典表达基础上衍
    马骏 黄美华文化276万字
  • 会员
    本书由慈云西荫、皇家寺院、汉地雪莲、长安绿度母、蒙藏文化走廊、和合圆融六部分组成。内容涉及广仁寺的历史、建筑形制,广仁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广仁寺的现代管理,广仁寺对现今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等多个方面,还包含文人在了解和参观广仁寺后抒发感情的文章。整本书将广仁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阐述得非常清楚,是了解广仁寺的重要窗口,是后来者研究广仁寺的基础,也为广仁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仁钦扎木苏主编文化25.5万字
  • 会员
    书中义湘研究诸篇论文的主题涉及义湘的无我报心思想与戒律观,义湘及其后学的一乘思想,华严宗僧人对义湘《华严一乘法界图》题名的解释,以及东亚佛教史上义湘叙事的演变及意义;华严学研究主要探讨了7至10世纪东亚华严学中十佛说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东亚佛教视域中华严宗思想发展的地域特征;澄观研究涉及澄观的人性观及其对普贤菩萨的看法;《大乘起信论》研究则利用华严宗祖师的相关注疏,重点考察了该论的关键概念“体相用”
    刘成有主编文化10.8万字
  • 会员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是一部通俗、系统诠释中国易经文化的著作,继承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易经》通俗化、大众化普及的优秀作品。刘祺庸认为,易经主要强调两个字:“道”和“德”。学习《易经》,要尊道崇德。“道”是规律,“德”就是按规律办事,并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基本要求是,思考问题动机纯正,行事态度端正,品性行为符合规律或原则,不主观妄断,随顺自然,戒慎恐惧。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就是加强道德
    刘祺庸文化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