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伟大的虚构Ⅱ:重回73部文学经典诞生之地
更新时间:2020-12-21 16:25:28 最新章节:第76章 注释
书籍简介
布克奖评审的阅读书单,深入剖析200年来73部文学经典;英国学者、作家、布克奖评审约翰·萨瑟兰及各领域专家组成的撰稿团队带领我们踏上一次精彩的旅途,除了《悲惨世界》《尤利西斯》等大众熟知的经典,还发掘了一系列在此之前不为我们所熟知的经典,是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阅读指南。是一本旅行手册,也是一部时间机器:巴尔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纽约、伍尔夫的伦敦,作家笔下的作品既拥有地理位置,也拥有历史上的时间位置。本书既像一本旅行手册,可以用来规划自己的文学之旅,也像是一部集合了同一座城市不同景象的时间机器,带领我们穿梭于历史长河。从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揭开经典诞生的秘密。书中的文学景观各自拥有独一无二的风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背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所涉及的作品都是在这些地域特点基础上产生。对于每个热爱文学的读者来说,这都是一次富含启示的文学课。打开这本书,就像进入时光机器,你可以回到经典诞生的地方:巴尔扎克的巴黎、菲茨杰拉德的纽约、伍尔夫的伦敦、海明威的西班牙,还有奥尔罕·帕慕克的土耳其……这是一本地理学与文学的跨界之作,它独辟蹊径,从地域的角度重新解读经典文本,梳理近二百年来的世界文学思潮,讲述在不同文学思潮下、不同地域里,不同作家处理文学素材的差别和特点。读者可以从中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与作者的关系,掌握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发现经典诞生的秘密和价值。
品牌:未读
译者:杜菁菁
上架时间:2020-11-01 00:00:00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未读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是作者为学三十来年撰写的关于文学的论文和评论的结集,共计三十八篇。作者秉持和践行“掐尖儿式”研究的理念:选择顶尖级的名家、最优秀的经典和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和阐释的对象,以实现研读经典、走近大师、与大心相遇的目标。文章虽类分三种(经典细读、名家评析、现象透视),时跨三代(古代、现代、当代),但却以人这根红线使其彼此融为一体:探究人心的玄奥幽深,体察人性多维百态,关注人生的处境出路,礼文学38.1万字
- 会员1839年(农历己亥年),清代公务员龚自珍辞去公职,离开首都北京,南下返回家乡,后又北上,接家眷一起回乡,其间他行走九千里路,谈了两场恋爱,攒起无数饭局,写成315首诗,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2019年(农历己亥年),当代学者余世存用典雅别致的现代汉语,化身龚自珍作抒情性独白,通过对《己亥杂诗》的诗化演绎,拼接、复刻出龚自珍在己亥年间的心灵地图,其中既有余世存对龚自珍的全面文学11.6万字
- 会员本书聚焦于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学术史,择选了13篇具有代表性并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史诗讨论文章,涉及荷马史诗、中国“史诗问题”等学术专题。对这些文章,本书或全文转录,或部分节录,力图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精华。每篇文章均附有“评介”,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简要述评,旨在阐述作者史诗观念背后的话语系统和思想轨迹,以及当时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文化对其史诗观念的影响。本书还附有1840~1949年中国史诗研究文学13.3万字
- 会员本书是《解放日报》朝花副刊文艺评论版2021年度文艺评论集萃,从将近200篇作品中细选知名评论家、学者、理论工作者及活跃报章评论员的评论佳作、力作46篇。其中,既涉及对于文化发展、文艺创作、文化趋势的前沿追踪、深度解读、思考把脉,也有站在阶段性评论史维度上的年度文艺大类盘点评论,有坚持直言快语、锐评风格的现象批评,更有快、热、短、准的作品快评,能够比较准确地通过评论这面镜子,反映中国影视剧、文坛、文学11.7万字
- 会员唐宋时期散文名家名作迭出,呈现出极为繁荣的创作局面。本书以“唐宋八大家”为主,通过对诸多唐宋著名散文作家作品进行讲解与赏析,介绍该时期散文发展脉络、作家的创作情况,以及各流派之间的继承关系和独特风格。本书撰写秉持求真与务实两大原则,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吸收现有研究成果,以时代和人物为线索,分为十二讲,每讲下设若干小节。各讲之间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合理的结构体系,既具有贴合专业特点的优势,又能文学20.1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聚焦于鲁迅、胡适、刘半农、闻一多、沈从文、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等一大批重要作家的思想心态、文学观念、治学方法和友朋交往,解读著作版本、书信日记、报纸杂志等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亲历所得,从历史的纵深处揣摩和欣赏这批重要作家的境界、业绩、风范、情谊,让读者从不同侧面欣赏到他们的流光溢彩。文学32.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