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闲置的皇城:20世纪30年代德国记者眼中的老北京
更新时间:2020-09-27 15:46:16 最新章节:别离北京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珍贵的年代记忆,一本独特的纪实报道游记。作者把我们带进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畅游在老北京的茶馆、街道、商店、公园、寺庙……这本并不算厚重的旅行考察游记,使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古老文化民族的思想和感情、历史背景以及当时所处的现实。从富有丰厚传统的传说和习俗中,从仍然有效通行的象征世界的朦胧昏暗中,从一个动荡不安的现实中,读者能认识到一个威严的、有影响力的老北京,看到这座永恒的城市生机勃勃的画面。这幅彩色画卷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华贵与贫穷并存、陌生形式的伟大与非同寻常的诱惑共生的极富魅力的世界。作为一名德国人,作者从其独特的视觉和人际交往出发,描述了当时的北京人、北京景,不仅有风土人情的、人文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写实描述,还有针砭时弊的议论和作者独立的、不乏深刻的思考。
品牌:北大出版社
译者:王迎宪
上架时间:2019-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德)恩斯特·柯德士
最新上架
- 会员《鳕鱼海岬》(CapeCod,1865),共约195千字,其中包含注释842条,约52千字。这本书以错综交叠的方式记述了梭罗三次探访马萨诸塞州鳕鱼岬的经历,除了作者例有的精彩风物描写和丰富人文掌故之外,还着力刻画了自然的变迁和人力的渺小,以及自然给人的心灵提供的滋养和启迪。美国国家公园管理署在制订鳕鱼岬保护方案时以此书为依据之一,受此书影响,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也曾推动保护鳕鱼岬的法案。《鳕鱼海文学20万字
- 会员在这个由人类和快速气候变化主导的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物种越来越容易灭绝。记者M.R.奥康纳探索了科学家们为拯救这些物种而采取的极端措施,从圈养繁殖、基因管理到灭绝术等。作者在讲述16世纪大帆船发掘、佛罗里达沼泽地黑豹追踪、非洲古代雨林、尼安德特人工具制造和低温DNA库的故事中,奥康纳探究蟾蜍、沙漠鱼、北白犀、旅鸽等的拯救科学,同时,也关注进化、科技、圈养等的伦理问题。书稿文笔优美,对独特物种的特性描文学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