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世界意义
更新时间:2020-06-19 16:25:31 最新章节:“中国道路”丛书
书籍简介
作者以全球视野,纵观近百年来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走过改革开放的道路,通过跨国比较研究证实,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以此挑战“改革开放万能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依据,提出一个国家的改革开放成功要有前提条件。这也是本书重点论证的问题。作者以改革开放后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典型案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文献资料,客观记录新中国70年风雨兼程、奋发图强,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农业国转型为工业国,从工业国变为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现代化之路。作者以中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改革开放必须具备有基础性国家能力的有效政府为前提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体现国家能力的七个方面的基础性能力。作者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构建一个宏大的理论框架,研究有关国际竞争、国家能力、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作者阐释了中国崛起并迅速赶超西方的制度优越性,有力批驳一些西方学者不断唱衰中国、制造各种版本“中国崩溃论”的偏见,提出中国学者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不能亦步亦趋跟随西方理论,缺乏对世界和中国问题的独立思考。
品牌:中信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信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绍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
- 会员本书从实践的角度,通过一手案例,理解新质生产力,发现新质生产力,展望新质生产力。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中国制造与“专精特新”之路为线索,展示中国式生产力的40年发展路径。下篇以产业创投为第一视角,展现产业投资的进化史。通过多个企业案例,展示中国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各方各面的实践与探索,深入理解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现新质生产力,形成新质生产力。经济11.1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在多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中,通过引入资源再配置和污染产出等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当前结构性改革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具体包括:构建供给侧改革资源再配置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为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的研究提供新视角和理论基础;定量分析资源错配和要素市场扭曲对污染排放和环境效率的负面影响;评估资源再配置对污染排放的潜在影响和环境质量的提升效应,并分行业和经济19.9万字
- 会员本书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并将其巧妙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中,详细论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显著标志、独特特点、本质属性以及核心要素。通过深入分析国家政策导向、地方实践案例以及产业发展趋势,本书全面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本书不仅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进行了系统梳理,更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数据,本书生动地展示经济23.1万字
- 会员今天,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强有力的消费者保护措施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提振消费者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信心,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金融体系的基础,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1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