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更新时间:2020-04-10 11:40:13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东起中国,经中亚向西到阿拉伯半岛,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廊国家包括23个,拥有世界18.13%的GDP、13.82%的地域空间和近18亿人口的大市场,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与中亚、西亚的战略关系总体较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和伊朗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等共7个国家与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战略利益的契合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亚、西亚国家以往过多依赖资源型产业,近年来各国政府都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许多国家的改革发展理念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理念高度契合。中、西亚能源资源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稳定帮助;中国出口的质优价廉的纺织品、鞋类、家具、零部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工业制成品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将为沿廊国家的经济转型提供不竭动力。能源合作是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的着力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达到60%。2015年4月,中国日均进口原油数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面对国际能源格局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渠道成为中国的战略抉择。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产量最大、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0%以上,号称“世界石油宝库”;中亚则被誉为“21世纪的能源战略基地”。在此背景下,以能源为基础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从贸易额来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中国最大的两个中亚贸易伙伴,西亚的土耳其、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四国占据了中国对西亚贸易总额的66.35%(2015年数据)。随着美伊战争后的社会重建和经济复苏进程顺利进行,伊拉克已成为了中国在西亚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得益于地区周边局势的缓和稳定,产油大国科威特现已成为中国在西亚的第六大贸易伙伴国。回顾历史,中国与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沿廊国家一直以来唇齿相依、一衣带水;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古老的土地必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利华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2015年10月上旬,以美国为首的12个成员国就TPP基本协议达成一致,但距离正式签署尚面临不少难题。12国能否顺利拿下这些“难啃的骨头”,TPP谈判能否于今年年底正式收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看待TPP?本书参阅包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土耳其等国大牌智库的言论观点,从中分析12个谈判成员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对我们了解TPP谈判的历史过往和未来走向或许可以起到“他山之石”之经济36.3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关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课题”的连续研究成果,总报告梳理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取得的主要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国际环境变化对金砖国家合作的新要求,提出完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思路、目标和路径,并总结了中国在建立和完善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的策略选择;专题报告分别研究了金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金砖国家投资贸易机制、金砖国家产能合作机制、金砖国家公共产品提供机制、金砖国家合经济15.4万字
- 会员本书以“共绘‘一带一路’工笔画”为主题,选取了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3个国家37个智库一系列有见地的研究报告,分析“一带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国际性和时代性特点,提出进入工笔画阶段,“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以满足各方共同需要,让合作成色更足、吸引力更大、持续性更强。经济17.9万字
- 会员金砖国家成立以来,已经在经贸、财金、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卫生、智库、友城等诸多领域开展了合作。金砖国家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影响已经超越五国范畴。本书围绕“金砖国家:为推动全球化而努力”这一主题,选取美国、加拿大、英国等17个国家57个智库的一系列有见地的研究报告,探讨了第二个“金色十年”合作框架下的金砖国家,在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完善全球经济17万字
- 会员全球产业转移的动因较为复杂,影响和应对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们需要从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中借鉴经验和教训,从多角度剖析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动因、趋势、特征,从不同维度评估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而提出统筹应对的思考与建议。本书将通过五篇十三章的内容对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进行深入剖析。其中,第一篇主要总结了前四轮全球产业转移的经验和教训,梳理了新一轮轮全球产业转移出现的新趋势及出现这些趋势的深层次动因。第二篇经济12.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经济每月谈”创办于2009年7月,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每月举行一次的经济研讨活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秉承“创新、求实、睿智、兼容”的理念,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就社会关注的国内外经济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2018年讨论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美贸易、金融风险、个人所得税改革、自由贸易港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