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埠历代题刻在线阅读
会员

庵埠历代题刻

杨焕钿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文物考古7.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07 14:17:15 最新章节:《潮汕文库》大型丛书第一辑书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庵埠镇位于潮州市南端,毗邻汕头、揭阳、澄海,古称龙溪都。作者对庵埠镇历朝历代有名款及无名款但有历史价值的题刻进行记录、拍照、拓片与整理,并收录其背后故事。全书收录题刻140余条,按年代顺序排列,上编为匾额、书画,下编为碑记,分图片、题刻说明、书法点评、作者传略、内容注释等部分。本书可作为研究庵埠历史的文史资料,供读者一览庵埠当地人文、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
品牌:Jndx_@2024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Jndx_@2024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焕钿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著作为对部分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所作的专题研究,涉及西北边疆史地、民族关系、归义军史等领域,许多问题还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全书由十三篇文章构成,前三篇为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涉及到敦博58号文书的重要价值与《沙州都督府图经》、唐蕃道路等;四、五两篇是对几篇发愿文与《河西巡抚使判集》(旧称)的研究,涉及肃代之际沙州及河西军政局势的重大变化;六、七两篇为利用敦煌变文及系列书信文书,对回纥等西北民族史及民
    李宗俊历史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
    苗子兮历史27.7万字
  • 会员
    自從20世紀40年代,郭沫若先生提出“儒家八派”的概念之後,由於文獻不足徵,關於孔門後學的研究,雖聚訟紛紜卻並不充分。隨著馬王堆帛書尤其是郭店簡、上博簡等出土簡帛的問世,孔門後學研究才有了新的契機。本書聚焦孔門後學,以出土簡帛與傳世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對孔子之後孔門後學分化的原因,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之儒、漆雕氏之儒及子貢、仲弓的思想貢獻及學派特徵、影響等進行了辨析,力圖廓清重重迷霧,逐漸
    宋立林历史23.7万字
  • 会员
    本书依托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珍贵简牍,精选了其中关于两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民族关系等第一手史料。通过创新性地挖掘简牍这一文化遗产,生动地讲述了那些在丝绸之路上发生过的耐人寻味且真实的历史事件,深入挖掘了官方史书中不曾记载的普通丝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带领读者重温丝绸之路的建设历程,以及更深入地了解简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马丽历史12.9万字
  • 会员
    简帛学是20世纪创建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门重要学科。百年来发现的大量简帛,弥补了传世文献资料的不足和缺失,勘正了传世文献的误记或谬篡,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史、法制史、经济史、军事史以及语言学、文字学、哲学、医学、地理学乃至天文学等学科的重要资料,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多种学科的发展。本书全面展示了百年来出土的简牍与帛书概况,包括出土地点、数量、形制、主要内容等,解析简帛自身包含的各种规律,包括材料应用的规律
    李均明 刘国忠 刘光胜 邬文玲历史66.1万字
  • 会员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古旧地图收藏首屈一指,本书在对国家图书馆所蔵中文古代地图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材料,对中国古代各专题地图的发展脉络进行深入探讨,并以此为基石,从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古地图中拣选出可以代表各专题地图发展脉络的地图加以专门介绍,由此更为全面、综合地展现中国古代地图的发展脉络。本书共收录国家图书馆舆图组组员论文59篇,从国图的业务工作、古旧舆图的全面俯瞰、专题舆图的源流考辨等方面
    白鸿叶 翁莹芳主编历史42.6万字
  • 会员
    《甲骨文字形演变研究》是在对甲骨文字形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探讨甲骨文字形演变规律的文字学著作。本书在甲骨文中选取了104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字例,穷尽收集了每个字的各种形体,以类型学的方法归纳类型,用列表的方式展示出各种类型在王卜辞和非王卜辞各组类中的分布情况,并对各类形体作出详细的说明和疏证,从而勾勒出每个字形的演变规律和演变谱系。以此为基础,全面考察甲骨文字形,总结归纳出甲骨文字形演变的“简化”
    郭仕超历史24.8万字
  • 会员
    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
    郭雪妮历史33.3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殷墟甲骨刻辞的文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有:卜辞的类型研究,包括基本类型和复杂类型;大版龟甲卜辞的类型和对贞卜辞的类型统计分析;卜辞文例专题研究,对重贞、对贞、选贞暨补贞四种在甲骨卜辞类型中所占比例较高的卜辞类型进行专题研究,内容包括卜辞的对称与不对称、正负关系、布局位置、行款方向等;对三角关系的卜辞、三卜式卜辞、三角形式排列的卜辞暨“千里路”进行专题研究;两种主要甲骨卜辞类型对贞和重复对贞
    刘新民 章念历史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