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金瓶梅》与世情小说
更新时间:2015-04-28 15:44:13 最新章节:第9章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大约在明代的隆庆至万历年间成书,全书共一百回,约九十多万字,其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大概有八百五十多个,被清初著名理论家张竹坡称为“第一奇书”。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历朝历代,多次遭受毁禁,命运多舛,而对于其作者的身份也是众说纷纭。
上架时间:2011-01-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文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冷妍编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试图建构关于怀旧书写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近百年来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进行整体性系统研究,深入阐析了现代社会转型与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之间的关系;全力探寻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发展历程,厘清了其历史沿革;详尽阐释了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主题;在对上述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现代社会转型语境下百年中国文学的怀旧书写之文学史地位。文学2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影响研究为切入点,运用翔实的史料,深入分析祖国大陆母体文学对台湾现代文学的影响,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框架中展开台湾与大陆文学的比较研究,积极探求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和现代经典作家对台湾文学发展的意义。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深刻的渊源关系,探讨了台湾文学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五四”以降的中国现代文学对它产生的恒久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两岸文学进行全方位、多文学34.2万字
- 会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自1931年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被广泛传诵。“百草园”作为鲁迅回忆空间的专有名词,具有不可移动的经典地位。本书将“百草园”由现代中国人童年的精神“乐园”,还原为一个包含了家族史、阅读史、文学史等多重意蕴的历史空间。“百草园”的诞生是周氏兄弟诗文对话的产物,二人围绕“园”展开的系列写作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百草园”也由绍兴周家新台门的后园,升华为一个具有追索五四新文学起点意义的文学文学20.7万字
- 会员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主要呈现为诗意化和写实化两类范型。诗意化形象往往与“内倾型”人格的生命形态相关联,昭示了主体人格对于“诗性”生命形态的体验与守望;写实化形象往往与“外倾型”人格和意识形态高蹈的社会生活相关联,折射了主体人格逐渐趋向现实人生的境遇,彰显了“合理性”旨归。本书首次系统化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文体互渗”现象与生命“诗性”、“合理性”等精神文化内涵的“互文性”问题,具有独特的文体文学19.5万字
- 会员南宋孝宗乾、淳年间,辛弃疾、姜夔先后登上舞台,后世词坛始终未脱其藩篱。历代词学家都认识到该时段的重要性但却褒贬各异。具体来看,孝宗词坛打破了晚唐以来艳情词占主导的创作局面,咏物、述怀、说理、祝寿、节序等主题得到突显,“以诗为词”彻底实现,议论与用典极为普遍。与此同时,文人创作与社会娱乐需求出现分离,坊间编选歌本仍以北宋词为主,《草堂诗余》即为典型代表。通过对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伟大词人进行比较,亦可文学24.1万字
- 会员本书从民族意识视角切入,以1931年至1945年间沦陷时期文学为研究对象,从作家作品、文学期刊、集体记忆、文学思潮、叙事症候等方面探析沦陷区文学中民族意识的表现形态及其意蕴。本书大量使用第一手史料,较为系统地从民族意识视角对沦陷区文学进行整体研究,较为深入地揭示出特殊语境中民族意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塑性,并展现出沦陷区文学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民族意识是沦陷区文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思想资文学20.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