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中国经济40.4万字5.6万人气
- 会员吹捧中国模式,如今成为国内外的一种时髦,一种潮流。吹捧者的动机纷繁多样,然不管其动机如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如果中国本身不能自持,那么这些真真假假的吹捧就将使我们失去清醒的头脑,悠悠然,飘飘然,偏移本来设定好的航向。如此,则“吹捧”就变为了“捧杀”。中国拒绝“捧杀”。中国唯有拒绝“捧杀”,潜心内修,摆脱种种脆弱,方可成就真正的大国。这也理应是大势所趋。中国经济19.5万字5.5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19)》姊妹篇,遴选出19个有代表性和典型特色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书,旨在总结优秀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典型实践,树立民营企业家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良好形象,展示民营企业的责任情怀和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国经济16.2万字5.4万人气
- 会员当前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要物质基础。按照既有的变化趋势,几乎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新常态下,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增长动能。中国的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给经济增长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因此,理解新发展格局,认清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经济17.7万字5.4万人气
- 会员具有大众影响力的本土学术口碑之作,用双脚丈量当代中国,建构理解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常识。中国道路的迷人之处,是在具体治理实践中的博弈和创造。文景·中国之治系列选取复旦大学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大国治理》、北京大学林小英副教授的《县中的孩子》等8部极具代表性的经济政治学著作,在一个充满变化与可能性的时代,回答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在与实践的互动中,为读者提供真正具有中国经济170万字5.3万人气
- 会员货币是一国经济繁荣与衰退的大转轮。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自16世纪40年代起,中国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开始向“白银帝国”演变,并创造了繁荣盛世;而18—19世纪,西方过渡到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本书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从白银货币化到银本位中国经济19.9万字5万人气
- 会员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中国经济10.1万字5万人气
- 会员《中国经济2024:周期拐点与结构演化》在剖析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分析世界经济的主要症结和周期性拐点中的中国经济新势能。在跨度为50—60年的康波周期中,中国乃至世界正走出长达20年的繁荣阶段,世界经济正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也承受着“L形复苏”的长期考验。同时,在地缘冲突加剧、极端气候常态化、科技创新爆发、人口结构危机、货币体系动荡五大变量的冲击下,传统的周期理论或将被颠覆——不能被动等待中国经济18.2万字5万人气
- 会员人口发展事关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舆论的焦点,大众对人口的认知也因人口发展数据的最新披露而更新。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于2022年进入负增长轨道。这一变化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经济学家蔡昉从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特殊挑战出发,阐释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从供需两侧中国经济17万字5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告别百年激进》的姊妹篇,温铁军向我们剖析了“现代化”的问题乃至造成的现实危害,将国内外的很多问题,比如国际上的南北差距、国内的城乡差距、贫困问题等都“归结”为是“成本转嫁”导致的。总之,“成本转嫁”在国内外是普遍广泛存在着的一种现象作者认为:是“现代化”造成了“成本转嫁论”,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要在推进现代化,“成本转嫁”就是客观普遍存在着的,跟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乃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差异中国经济21.5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原以为新冠疫情只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遭遇战”,却没想到在全球蔓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最大的那只黑天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程度。疫情有多长?衰退有多深?全球经济走向成谜。美国脱钩中国,网络将世界互联,脱钩与互联,谁将代表未来?全球集体“放水”,世界经济下探……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开启内外双循环政策,经济安全岛权重逐渐上升。新冠疫情开启不确定性未来,复式危机全面爆发,但危机与机遇并存。本书旨中国经济20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中美经济战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凸显了我国加快向经济发展新模式转型的迫切性。本书作者早在2009年就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加快从“国际大循环”向“国内大循环”大转型的战略规划;2011-2014年,相继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外围包围中心”和“不对称全球化道路”等“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战略构成要素;最终在2014年将这一战略凝练为二十四字纲领:“高端保护、内需市场、智能环保、国家领导、主权信贷、中国经济20.5万字4.8万人气
- 会员《新卖桔者言》是张五常教授的经典著作,本书集结了张五常60余篇从观察现象开始、然后引进理论或假说作解释的文章,秉承了《卖桔者言》的风格,用简单的经济理论与概念来解释表面复杂无比的世界。作者以独到的视角和精辟的语言,讨论了国际贸易、农民、土地使用等问题,以及打假货、炒黄牛等日常现象。文章通俗易懂,生动实用,是对实用经济学的一种完美呈现。此次与《中国的经济制度》《五常学经济》《货币战略论》《佃农理论(中国经济20.6万字4.8万人气